风云人物采访记Ⅰ(上下)

风云人物采访记Ⅰ(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里亚娜•法拉奇(1929—2006),意大利女记者,作家。 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出版过数本小说,代表作《男人》、《风云人物采访记》、《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好莱坞的七宗罪》等。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

“我本着这种精神去访问我所要会见的人物,即:除了获取新闻以外,每次访问都力求弄清这些人物与我们普通人到底有什么不同。……我发现这些掌权者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人,决定我们命运的人并不比我们优秀,并不比我们聪明,也并不比我们强大和理智,充其量只比我们有胆量,有野心。”--奥里亚娜•法拉奇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意] 奥里亚娜·法拉奇
出品人:
页数:741
译者:嵇书佩
出版时间:2012-2
价格:68.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23916
丛书系列:法拉奇作品
图书标签:
  • 法拉奇 
  • 访谈 
  • 新闻 
  • 谈话录 
  • 政治 
  • 意大利 
  • 历史 
  • 意大利@Oriana_Fallaci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采访录,包括对基辛格、阮文绍、武元甲、西哈努克、甘地夫人、果尔达•梅厄、约旦的侯赛因、南尼等的采访,这些人都是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世界政坛风云人物。具有见证历史的价值,是新闻采访界的经典之作。

1.世界最著名女记者的采访记录。

2.采访对象为当时政坛风云人物,可以当做对那段历史的见证记录。

3.依据意大利2008年最新版翻译,是迄今最全的译本。

4.译者从事新闻工作多年,译文生动、流畅、准确。

5.采访艺术的辉煌样板,当代最伟大的政治采访文集。

6.世界第一女记者对话世界政坛风云人物。她对这些大人物咄咄逼人,穷追不舍,她责问亨利•基辛格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她声称卡扎菲偷窃了她的录音带,她认为阿拉法特的超凡魅力是由于媒体的炒作,她与美国中情局局长争吵,控诉美国以自由的名义支持所有扼杀民主的人,她迫使许多被采访者事后否认自己曾说过的话,她的发问,是整个人类对权贵的清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场经典采访是怎么诞生的 ——法拉奇PK基辛格序曲 看法拉奇的书真是一种享受,犀利、智慧、幽默、同时又告诉你很多秘密。比如她采访过的那些顶尖政客中,哪个受访者同她一样犀利、智慧、幽默,哪个只是徒有其表又愚蠢的家伙。 《风云人物采访记1》收录了太...  

评分

在柴静的《看见》里面知道法拉奇,对她产生了兴趣,所以便买了她的书,想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记者。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加上采访涉及到太多的历史背景,初读之时觉得比较艰涩,需要不断地查找历史资料才能一一理解到对话的深层含义。建议历史如我一样不好的人做好随时翻查历史...  

评分

最早听说法拉奇这个名字,是一些她采访过邓小平等等官方宣传的轶事,只闻其名,未见其文,理所当然地认为她也属于对中国相对友好的类似斯诺那种“西方著名记者”。 第二次接触到法拉奇这个名字,是读到《好莱坞七宗罪》,非常辛辣锐利的文字,干脆利落,字字都透着写作者的态度...  

评分

在微博上看到的一篇关于本书的书评,觉得蛮不错,转载过来: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副主任 肖珺) 2012年新版《风云人物采访记》橘红色的封面上选取了法拉奇略显平静的目光,与此相比,我手中1984年版封面上的法拉奇头像却选取了这位传奇女子充满质疑的冷...  

评分

这本书中几乎都是采访的战争中的相关人物,虽然不得承认,战争中会涌现出很多非凡的人物。但是原著的名称是“Intervista con la Storia”,因为不懂意大利语,但是和法语差不多,没有“风云人物”这一说,都是译者或者是出版商这样写吧,吸引读者。 她的观点很好,从不同的观点...  

用户评价

评分

好累

评分

二啥时候出呢?其实主要是想看她采访邓小平啊。。。

评分

她真幸运,又是时也又当命也

评分

作者于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对27位政治人物的采访记录,他/她们都是国际政治中的风云人物,处于权力的漩涡之中,他们手中掌握着全世界几十亿人的命运,很明显,作者讨厌这些当权者,认为他们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过人之处。采访内容基本都是当年国际热点话题(包括越南战争、中东冲突、印巴冲突、西欧共产党运动、石油危机等),其间夹杂着军事冲突、政治观点对立、政权更迭、文化冲突、军事政变等等,接受采访的人有的最后结局很惨,随着时间推移,这个世界也没有完全按照他们的看法运转、演变,今天读来仍让人唏嘘不已。读这本书一定要有足够的历史背景知识,不然很难理解很多篇章,比如当年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的共产主义运动,梅厄夫人、阿拉法特、哈巴什等对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冲突截然相反的看法等等。读书、做笔记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

评分

由于对被访者政治背景相关知识特别匮乏,这是我第三次没办法继续读下去。第一次看完了阿拉法特部分,第二次看完了越南红军首领和克林顿部分,这一次啥也读不下去==而且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感受到法拉奇采访的魅力啊==觉得她备受赞誉也是沾了权势的光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