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柏格森 哲学 宗教 道德 伦理学 法国 历史 文化
发表于2025-02-02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汉译经典032: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是亨利+柏格森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柏格森哲学思想在人文—社会领域方面的一次集中运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柏格森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亨利·柏格森(1859-1941)
法国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曾任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年度主席。其哲学体系中的基本观念“创化论”最富有个人思维特色。他的著作文思绵密、比喻生动,富有诗的气韵。192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柏格森如斯宾塞一样假设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个人各司其位,服从整体。道德的初始形式-------义务型道德就是起源于这种有助于整个有机体生存的自然必要性,带有强制性特征。道德的推进源于某些英雄人物,通过显示自己激励他人行动,它与义务道德一体两面,互相渗透,都源自生命冲力。前者维护整体团结,后者推动发展。与此类似,宗教也呈现出静态宗教和动态宗教的特征,前者是群体性、自然性的,后者是个体性的、人为的。宗教起源于大自然对抗理智的消解力的一种防卫性反应,出于对行动与后果之间的不可预测的忧虑。无论道德还是宗教,均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处于理性之下,动态寓于理性之上,前者是本能,后者是基于本能的生命冲动。正如他本人所说,他的学说在本质上是生物性的。
评分要想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根源间保持泾渭分明的界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柏格森不得不从两种背道而驰的力量间推断出两种生活类型。若是接受了这两种类型之划分,是否意味着除了思想之转折和情感之剧变外,无他法可以完成静态宗教(社会压抑的产物)到动态宗教(自由为基础)的跳跃?连续性又该如何构建?
评分柏格森哲学在社会伦理领域的一次集中展示,需要对其哲学体系有深刻了解才好读一点。
评分第二章里有很多对古典著作的分析,不难理顺。生命冲动仍然引人注目,我的未来掌握在我手里。
评分高贵的读物
对开放社会的论述很雷人,宗教范式地生活以及所谓地“在伟大人物的精神感召下”自由体验,这样的描述有什么吸引人的?还存在精神领袖那必定不是自由。仔细再看,这跟共产主义描述差不多了,除了共产主义不信神.... 在柏格森看来,社会的进步,道德的进步这些都是由于少数杰出英...
评分好文字的标准是读起来优美流畅,读起来没感的东西一般三十秒内就扔。可能是译文的问题,这本书读起来完全没感,可是由于万恶的把人变成机器的资本主义雇佣制度,老子还是不得不把全书看完一遍,只八过关注点完全在错字病句格式上鸟~这种读法类似于坐禅,万字眼中过,片痕脑不留...
评分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评分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评分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