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周国平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并且这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历时二十多年而长盛不衰。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而周国平从全新的角度,满怀热情的探讨这位哲学家和他的哲学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
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尼采说,“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第一阶段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了,自由的精神茁壮成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
评分浩渺的宇宙中,总有一些星星孤独地燃烧过,熄灭了,直到很久,它们的光才到达我们的眼睛! 现代的人啊,你们离坚实的大地太远! 很早就看过这本书,还写了一个长长的书评。现在时过境迁,世事繁杂,很难再有以前看书时那种冷静和执著了。
评分这本书没看完就着急评论了。 周国平很厉害,如果你是之前看过原著实在看不下去的,来找“翻译”的人,那你肯定这么想。原著思维跳跃,节奏很快,很多话不知所云,加之是翻译过来的,理解起来自然费劲儿。尼采以前是搞文学的,写的哲学书都飘飘然的感觉,初读肯定摸不着头脑。 ...
评分浩渺的宇宙中,总有一些星星孤独地燃烧过,熄灭了,直到很久,它们的光才到达我们的眼睛! 现代的人啊,你们离坚实的大地太远! 很早就看过这本书,还写了一个长长的书评。现在时过境迁,世事繁杂,很难再有以前看书时那种冷静和执著了。
评分从没把一个讲哲学的书读完过 看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许多人的所谓成熟 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 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 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 真正的成熟 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 真实自我的发现 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自己先形成稳定的同一性 才能好好的去接纳另一个人的同一性。知世故而不世故 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评分9章34节,几乎每节都有亮点。尼采,一位诗人哲学家,相较于科学、伦理,他更推崇艺术;于理性、道德,更推崇本能;于真和善,更执着于美。他能接受自己被推翻,但绝不能接受虚伪。
评分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ps:这话好耳熟,是出自这里?)
评分太过简单
评分不是哲学书,像是生平或散文。很高兴的是,一个人可以这样爱尼采,尼采仿佛是他的挚爱。这一年,我也爱上了尼采。难过的是,把叔本华写“死”了,很多思想有所歪曲。尼采其实对叔本华的思想有所继承,“发展”自然是要“破坏”“创造”,而不是终生反对叔本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