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周国平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并且这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历时二十多年而长盛不衰。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而周国平从全新的角度,满怀热情的探讨这位哲学家和他的哲学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
周国平早期的书,文字激情鼓荡,周国平后期的书太枯太涩(《妞妞》除外)。周国平写这本书的时候还年青,我读这本书,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评分原文链接: http://www.puyuping.com/2008/06/15/nicai-desert/ 闲时整理书架,发现这本尘封很久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这是周国平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成名之作。 我是在中学——初三?还是高一的时候,从学校图书馆读到这本书的。毫不夸张,这本书对当时的我以及之后我...
评分 评分强烈推荐。。 是高二时借的语文老师的,第一次被书中的诗性语言描述的哲学思想所吸引,用了两天时间读完,并作了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至今,精彩的片段我仍烂熟于心,也是这本书让我对尼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惜的是,从高二读过这本书之后,一直没找到书店有卖的,...
我终于知道为何说哲学系的学生看周国平要废了…他的尼采带有八十年代作品的调子
评分一个四十岁的青年饱含深情,用热切的口吻向二十岁的青年述说,一位远去哲人对人类,对社会,对价值,对生活,对艺术,对美的极致探求:或批评,或摒弃,或重估,或要求,或希冀,但终归是热爱。写作此书,时值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精神浪漫的时代。长期以来被意识形态压抑的国人从思想的冬眠中苏醒,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周国平自诩四十岁的青年,借尼采之口喊出自己的声音,心中的熔浆化为文字,喷发出来。我被他的滚烫的文字灼烧了,生命的激情持续高涨着。诚如他在序言中所说,“浪漫并不限于物质,在财富的时代也应该给精神生活保留一个位置。一个四十岁的青年在本书中向你们说话,希望你们不做二十岁的老人。”
评分周国平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也许是他唯一一本值得看的书了。
评分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尼采
评分太过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