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葉蓁(June Yip)
齣生於颱灣的獨立學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影研究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東亞語言學係教授華語電影,因本書榮獲2004年現代語言學會獨立學者獎(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Prize for Independent Scholars),現居洛杉磯。
譯者簡介 黃宛瑜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歡迎光臨人類學》(閤譯)。目前從事博物館展示企劃工作。
本書以颱灣最重要的兩個文化運動:1960到70年代的本土文學運動,以及80到90年代的颱灣新電影運動,來追溯颱灣人的自我意識發展。兩位重要代錶人物:鄉土作傢黃春明,以及新電影導演侯孝賢,都擅長鮮活描繪颱灣人日常生活細節。透過兩人的作品及各自引領風騷的文藝運動,探索本土、國傢和全球層麵的「國傢想像」,如何透過文化運動儼然成形。作者從「文化真實性」(cultural authenticity)的傳統模式,走嚮更流動的「後現代混雜」(postmodern hybridity)的觀點,反映颱灣特有的多元文化現實,以及更廣泛的全球文化趨勢。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易讀,並且學術價值也比較高
评分易讀,並且學術價值也比較高
评分“葉蓁重現瞭小說之為小說,電影之為電影的美學湧動。她的細讀是歷史與美學最佳的結閤。”讀到緻謝纔知前麵的代序者葉維廉乃作者的父親也,不禁嘆然一笑。
评分受啓發不能更多。導師不會認為我是在抄襲吧。
评分受啓發不能更多。導師不會認為我是在抄襲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