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望台灣

想望台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葉蓁
出品人:
页数:380
译者:黃宛瑜
出版时间:2011-8-22
价格:3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4453986
丛书系列: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叢書
图书标签:
  • 电影
  • 臺灣
  • 台湾
  • 台灣文學
  • 葉蓁
  • 文化研究
  • 電影
  • (港台版)
  • 台湾
  • 向往
  • 文化
  • 历史
  • 记忆
  • 情怀
  • 家园
  • 情感
  • 认同
  • 思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以台灣最重要的兩個文化運動:1960到70年代的本土文學運動,以及80到9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運動,來追溯台灣人的自我意識發展。兩位重要代表人物:鄉土作家黃春明,以及新電影導演侯孝賢,都擅長鮮活描繪台灣人日常生活細節。透過兩人的作品及各自引領風騷的文藝運動,探索本土、國家和全球層面的「國家想像」,如何透過文化運動儼然成形。作者從「文化真實性」(cultural authenticity)的傳統模式,走向更流動的「後現代混雜」(postmodern hybridity)的觀點,反映台灣特有的多元文化現實,以及更廣泛的全球文化趨勢。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葉蓁(June Yip)

出生於台灣的獨立學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影研究碩士,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東亞語言學系教授華語電影,因本書榮獲2004年現代語言學會獨立學者獎(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Prize for Independent Scholars),現居洛杉磯。

譯者簡介 黃宛瑜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歡迎光臨人類學》(合譯)。目前從事博物館展示企劃工作。

目录信息

目錄
導言:想望變遷世界中的台灣
一、面對他者,定義自我:鄉土文學與台灣國族主義的出現
二、邁向後現代:台灣新電影和國家的替代觀點
三、記憶與遺忘(一):歷史、記憶和自傳體推動力
四、記憶與遺忘(二):侯孝賢台灣三部曲
五、語言與建國:文化作為社會競爭手段
六、鄉村與城市:現代化和時空認知的變遷
七、流亡、位移和認同轉移:全球化和文化混雜新領域
結語:從國家到非半國家:後現代混雜交合與認同再現條件的轉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27-10.3 【论文书目】非常有启发性,虽然有些地方也不太严谨,后期写论文的时候,估计还是重点翻阅书目之一!

评分

“葉蓁重現了小說之為小說,電影之為電影的美學湧動。她的細讀是歷史與美學最佳的結合。”讀到致謝才知前面的代序者葉維廉乃作者的父親也,不禁嘆然一笑。

评分

易读,并且学术价值也比较高

评分

易读,并且学术价值也比较高

评分

台湾的特殊经历造成了文化上的复杂性,这本书从电影和文学出发,是对台湾这种复杂社会文化解读的一种尝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