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亚的信》是一本有关忠诚、敬业、勤奋、荣誉的书,被翻译成世界上多种语言,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之一,印数超过亿册。
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1859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布鲁明顿,父亲既是农场主又是乡村医生。哈伯德年轻时曾供职于巴夫洛公司,是一个很成功的肥皂销售商,但他却不满足于此。1892年,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进入了哈佛大学。他后又辍学开始徒步旅行英国。不久他在伦敦遇到了威廉·莫瑞斯,并且喜欢上了莫瑞斯的艺术与手工业出版社,即凯姆斯科特出版社。哈伯德到美国后,试图找到一家出版商来出版自己那套名为《短暂的旅行》的自传体丛书。当一切努力化为泡影后,他决定自己来出版这套书,于是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哈伯德不久就被证明是一个既高产又畅销的作家,名誉与金钱相继而来。随着出版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纷纷慕名来到东奥罗拉来访问这位非凡的人物。最初观光客都在他住处的四周住宿,但人越来越多,已有的住宿设施无法容纳了,为此,还特地盖了一座旅馆,在旅馆装修时,哈伯德让当地的手工艺人做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没想到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于是,一个家具制造产业由此诞生了。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到1910年已经拥有了500多名员工,同时出版《菲士利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也达到顶峰。然而一切都随着阿尔伯特和他的妻子爱丽斯在路西塔尼亚不幸遇难而结束。公司的重担落在了儿子伯特身上。尽管伯特十分努力地工作,但依然抵挡不了公司的衰落。
今天,罗依科罗斯特人生产的东西正在被人们疯狂地收藏;罗依科罗斯特公司的装订术、冶炼术和家具制造工艺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独特的制造工艺为人们所喜爱。阿伯特·哈伯德这个名字也因《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而声名远扬。
在美国陆军史上,安德鲁·罗文上校创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奇迹——把信送给加西亚。罗文是弗吉尼亚人,1881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作为一个军人,他与陆军情报局一道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军事任务——将信送给加西亚,他因此被授予杰出军人勋章。立功之后,罗文曾在菲律宾服役,因作战勇敢而受到嘉奖;退役后,他在旧金山度过了他的余生,于1943年1月10日逝世,终年85岁。
罗文的事迹通过《致加西亚的信》一本小册子传遍了全世界,并成为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
我觉得书的核心理念就是为自己负责,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工作~至于有人说精神奴役,其实恰恰相反,书主张的是让人做自己的主人,让自己更快乐更理想,生活更丰富。 如果你想在公司有所作为,不管老板是否信任你,你都必须做出些什么证明自己。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老板有N个手下...
评分首先说,我不是老板,所以我不是必须有。但因为困扰在职场,所以我买了。昨晚翻开书(当当网的黄金版),依然是制作排版精美,字很少,行间距很大。看了头两页,我有点惭愧,书上字字句句像是在批判我。因为我刚刚辞掉一份不喜欢的工作。我在上班时常常漫不经心,因为我不喜欢...
评分《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算不上经典,但创造了一个销量神话,堪称图书营销策划的成功案例。它讲述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麦金莱要求中尉罗文把一封信交给加西亚将军,罗文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任务。后来一个名叫埃尔伯特·哈伯德的作家(书商)将这个故事写了出来,意外成就了这...
评分世上没有永远的险地,也没有冲不出的绝境,就看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有多少了。险地和困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真正气魄。有的人豪言壮语,自称英雄,一到险地困境,就露出真相,不堪一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轻易不放过“聚”财宝地 聚财之地,就是商战中有益的地利优势。看准一块...
评分或许有人会在读完这本书后破口大骂:“这不是资本家用来奴役雇员精神的一种工具吗?!”诚然,《致加西亚的信》成为能够为全球畅销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确实与其流行的时代背景有莫大的关联:战争时期的主题无外乎实服从、敬业和奉献。说这本书因为其洗脑作用而流行并不过分。但...
打着励志标签的员工守则,百年后还是这套说辞。
评分一个人应该努力做好一件事本身是对的,但书中却过分强调的是一个人应该努力做好别人交给你的事,受众太窄了吧。适合给那些职场打拼的人读读。
评分2012.8。“当整个世界都在热衷于访问贫民窟时,我希望能向那些成功者表示同情……我敬佩那些……只是默默接过信,不会提出任何愚蠢问题,不会暗地里打主意一出门就把信扔到下水道里,去做送信以外事情的人……文明的进程就是热切寻找这样人的漫长过程。”
评分我觉得不同的年代,或者不同的场景,对于“送信”的价值观可能有不一样的反馈吧。基于我少得可怜的职场经验以及职场新人指导书籍给到我的最大的信息是:接活的时候尽可能去做沟通,而不是默默的接活兢兢业业地干,然后再默默无闻地接受领导的肯定。因为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双方对于任务的理解期待永远都不在同一条线上。默默地接了活,把所有责任都扛了并不是明智之选,或者对于任务的更有效地完成来说也不是明智之选。 这种价值观可以被放大的情况可能是部队里执行军事命令这样的极端情况吧,和平年代主张包容和创新,这种精神是否值得被提倡值得我们考虑一下了
评分有时候没有共鸣是因为已经这样做人做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