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典034:性与性格》是魏宁格23岁时出版的著作,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著作。它不但提出了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两性关系问题,而且从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传统的探讨。《性与性格》对后来的西方文化,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斯特林堡、维特根斯坦、卡夫卡、劳伦斯、乔伊斯、拉康以及近年在西方学界走红的齐泽克都受到他的影响。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名言“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便是从魏宁格的理论引申而来。
奥托·魏宁格(1880-1903),奥地利哲学家。自少年时代起,他就在自然科学、数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显示出天才特质,其语言天分尤其突出。1902年以论文《性与性格:生物学及心理学考察》的第一部分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03年,《性与性格》正式出版。同年,作者举枪自杀。身后作品结集出版有《最后的事》。
06年就读了这本书,反复读了好几遍,才终于敢评论几句.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不妨分几个要点谈谈. 一:性吸引力的奥秘 至少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男性朋友,对朋友小气的要命,对女人却一掷千金,何以如此?是意志的驱动.男人为了完成交媾的过程,兜了很大的一个圈子,不管是披着爱或是性的...
评分 评分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284032/ P80 性与性格 …… 这本名为《性与性格》的书于1903年中期出版,当时并未引起公众的关注。魏宁格原来是哲学家,后来转战到神经病学阵营,而他却于1903年10月在家中自杀身亡。维也纳的报纸刊登了这个消息——年轻才子亲手了结自己...
评分我读完了非但没有觉得恼羞成怒,反而觉得好玩。 女人气就是软弱,而软弱正是女人借以支配男人的手段,而“男人是容易被考察的”,女人却并不泄露自己的秘密。 尼采:从女人那里,你了解不到女人的任何东西。 1 性格 女孩盼望自己的性成熟期,认为青春的初期就是一切。她不珍...
评分(上) 魏宁格的《性与性格》言辞十分激烈,充斥着一位23岁的年轻人想要靠一本书证明全世界都走慢了一步的尖锐(和还没等到它轰动一时就自杀了的决绝),虽然有些观点因时代和科学所限过于封闭,但这位严谨又疯狂的哲学家还是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语句, 比如关于同性恋、女性...
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来读这本书,内心真有一种“忍辱负重”的感觉。全篇的“女人没有自我”“女人没有道德”“女人是性欲本身”等对女人的各种独断评述,既觉得不可思议,又有些百感交集。这种完全男性中心主义的论调,事实上就是女人几个世纪来,包括目前的处境。魏宁格从男人之口道出了男性最内心深处的独白,也挑明了女人所处的境地。全文最后一章,作者将矛头通过女人又重新指回到男人身上,点出“女人是男人的罪”,并为女人的解放提出了一种最为纯洁的、充满神圣般道德的可能性出路,那就是抹除性的交媾。这样的一种指向,其实又重新回到了全文最开始的观点:性别的中间状态,也就是一种无绝对性征的状态,或许这是魏宁格所认为的最自然而美好的本源状态。总的来说,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看做是一个男人关于内心痛苦挣扎的一首绝唱。
评分23岁的魏宁格写完此书后开枪自杀于贝多芬故居,这是他对自身不朽的确认仪式
评分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来读这本书,内心真有一种“忍辱负重”的感觉。全篇的“女人没有自我”“女人没有道德”“女人是性欲本身”等对女人的各种独断评述,既觉得不可思议,又有些百感交集。这种完全男性中心主义的论调,事实上就是女人几个世纪来,包括目前的处境。魏宁格从男人之口道出了男性最内心深处的独白,也挑明了女人所处的境地。全文最后一章,作者将矛头通过女人又重新指回到男人身上,点出“女人是男人的罪”,并为女人的解放提出了一种最为纯洁的、充满神圣般道德的可能性出路,那就是抹除性的交媾。这样的一种指向,其实又重新回到了全文最开始的观点:性别的中间状态,也就是一种无绝对性征的状态,或许这是魏宁格所认为的最自然而美好的本源状态。总的来说,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看做是一个男人关于内心痛苦挣扎的一首绝唱。
评分一些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评分时间太早,作者又太年轻,每个字都透露出男权的精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