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晚清史 历史 中国近代史 郑曦原 近现代史 外国人的视角 史料 中国历史
发表于2025-01-03
帝国的回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帝国的回忆 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下册)》系《纽约时报》对华报道选编,起讫年代为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即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革命及华侨等方面,既是一份十分翔实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史。
书中所配的百余幅图片和照片。主要选自与文章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报刊。这些出自西方国家记者之手的景像和现场实录,更增加了《帝国的回忆 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下册)》的历史感和收藏价值。
《帝国的回忆 晚清观察记(增订本)(下册)》分为上下两册,本册为下册。
《帝国的回忆 晚清观察记(1854-1911)(增订本)(下册)》收录第四篇艰难的国防-第七篇绝境的奋争等内容。
郑曦原,1963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先后就学于兰州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美国杜克大学公共政策管理学院。曾为新华社《经济世界》杂志特约撰稿人,参与策划CCTV多期电视节目,著有《中国远古文化》、《通向未来之路:与吉登斯对话》(与李方惠合著)。为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1984届选调生,曾志愿到地处秦岭深处的陇南乡村工作3年。热心社会公益和环境保护事业,是中国天然彩色棉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92年底,进入中国外交部,曾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工作3年,现供职于外交部政策研究司。
不错的史料
评分本来译介是件好事,多少可作通俗读物读读看。为什么连每篇文章的作者都不写出来?为了规避著作权???不知道文章是谁写的,感觉少了一大块。即便是所谓的新闻,亦带有强烈的个人背景因素影响,在殖民时期更甚,这些作者(通讯员)到底是官员?商人?还是传教士?有没有女性?都是美国人吗?还是也有欧洲,甚至中国本土的作者?感觉翻译东西,最起码应当把作者标明,难道我买的是盗版?或者说不标和盗版的性质也半斤八两了吧。
评分无比沉痛
评分天无悲悯,既病且死
评分无比沉痛
尽管根据“国情”,这样一本选编《纽约时报》的新闻和评论的书,必然会有很多删节,但能看到当年外国人视角的第一手资料,还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关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记述,和一些反映欧美对中国看法的文字,相当不错。 现在这个当代中国版的一大硬伤是,一些人名常用字可能...
评分如果说看完这本书有什么感想,我很想在题目的内容后面写两个字:如题。当然,不是敷衍,也不是毫无感觉,只是真的觉得只是看看。 这是一本很琐碎的书,不同于我之前看过的很多历史书,可能刚刚看完《万历十五年》,印象还停留在所谓的大历史观,所以看这本书总有种捡了绿豆丢...
评分近期在读一本《帝国的回忆》,这本书是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期间《纽约时报》对晚清报道和新闻评述的选编。在我看来,其独特的视角和眼光弥足珍贵。近些天,我都是每天睡前读一些章节,之后掩卷,在沉思中入睡。 书中选用文电的形式包括快讯、新闻专稿、特写、述评和...
评分最吸引我的是关于孙大炮同学和银行家的通信那一段,银行家左右政治和历史进程还真是那么回事。 恩,还有描述上海法庭的那段比较欢乐。 李中堂那段,想想就知道不容易阿。 对了,还有那些喜欢说的圆明园主要是被当地老百姓损毁的JY们,应该去读读圆明园那一段。 最后,你会...
评分一本外国人看大清末期的著作,在阅读中,身为国人的我们学会了唯有自强,唯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才是个合格的中国人!
帝国的回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