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藝術與明清版畫的淵源研究

浮世繪藝術與明清版畫的淵源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高雲龍
出品人:
頁數:210
译者:
出版時間:2011-9
價格:43.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10052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版畫
  • 美術
  • 日本
  • 藝術史
  • 浮世繪
  • 藝術
  • 考古與文博
  • 日本文學
  • 浮世繪·明清版畫·藝術淵源·版畫研究·明代藝術·清代藝術·視覺文化·印刷技術·民間藝術·文化交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浮世繪藝術與明清版畫的淵源研究》內容簡介:日本美術在近代以前可以說是大半源自中國,然而日本美術史上引以為豪號稱“世界藝苑一絕”的浮世繪藝術,被認為是日本江戶時代獨創的繪畫藝術,是日本對世界美術的莫大的貢獻。著者對此提齣質疑,就兩者之間(浮世繪藝術與明清版畫)的關係進行研究與剖析,揭開其浮世繪版畫藝術形成的神秘麵紗。   作者充分利用日本貴重的第一手文獻資料以及近年來世界各地所收藏的我國古版畫的實物,跨學科多角度全方位地剖析浮世繪藝術與明清版畫的淵源關係。解開一個多世紀以來關於我國明清版畫與日本浮世繪版畫淵源之間所存在的謎團,喚醒中日學術界重新認識、重新評價在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版畫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我國明清版畫藝術所給予的巨大影響。讓世人重新理解中國古代木刻版畫對人類文化的進步與藝術的發展所作齣的重大的貢獻。

著者簡介

高雲龍,1963年生於浙江玉環,文學(藝術學)博士。現為雲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先後在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和早稻田大學學習藝術學課程。緻力於中外藝術史、藝術學理論、民族民間藝術及造型工藝的研究、教學與創作。近五年來,主持省部級項目四項,在《藝術百傢》、《裝飾》、《藝術評論》、《民族藝術》、《“國立”颱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美術與設計》等期刊發錶學術論文20餘篇,另有11件創作作品收藏於日本遠山紀念館。

圖書目錄

序1   緒論1   一、研究的目的、意義1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概述4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擬解決的問題9   四、實用價值及理論意義13   第一章 江戶文化的興起與明末通俗文學的傳承15   第一節 江戶時代商品經濟的繁榮15   第二節 明末市井文學在江戶的盛行20   第三節 江戶大眾文化的崛起26   第二童明刊本版畫藝術與浮世繪版畫的緣起33   第一節 明刊本黑白插圖及其在江戶的傳播33   第二節 浮世繪版畫的緣起——菱川師宣38   第三節 明末秘戲圖與浮世繪的官能風俗50   第三章 鈴木春信的錦繪與明清套色版畫61   第一節 鈴木春信的美人畫及其藝術源流61   一、鈴木春信的藝術師承61   二、鈴木春信美人畫中的中國典故66   三、鈴木春信美人畫與明代版畫的淵源關係68   第二節 鈴木春信的錦繪與明清雕版套印72   第三節 鈴木春信的錦繪與中國拱花技術的運用82   一、中國明末清初的侄版與拱花技術82   二、鈴木春信的拱花錦繪88   第四章 浮世繪風景版畫與中國傳統畫法與畫題93   第一節 浮世繪早期風景畫“浮繪”與中國傳統“遠近法”93   第二節 葛飾北齋風景版畫與中國瀟湘“八景”畫題108   一、中國“八景”的文化淵源109   二、葛飾北齋的“八景”風景版畫116   第五章 日本館藏中國姑蘇版畫的實物考察127   第一節 明末清初姑蘇版畫花卉圖探析127   第二節 清初期姑蘇版畫連環畫風135   一、《二十四孝圖》與《清明佳節圖》分析135   二、姑蘇版畫的連環畫藝術特徵141   第三節 清中期姑蘇版畫街市樓閣樣式143   第六章 浮世繪造型藝術與明清士族審美精神153   第一節 浮世繪版畫的造型形式及其藝術特徵153   一、浮世繪風景版畫的構圖章法154   二、浮世繪風景版畫的綫描造型159   三、浮世繪風景版畫的色彩調理164   第二節 明清士族審美精神與浮世繪風景版畫168   一、士人歸隱意識與浮世繪風景版畫169   二、文人荒寒境界與浮世繪風景版畫172   三、傳統寫意思想與浮世繪風景版畫181   四、浮世繪的印象藝術與士族審美精神189   結語199   參考文獻20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海村未藏,已推薦購買。在讀秀瀏覽緒論,估計挺紮實。唯英文文獻可能徵引不足,綜述僅提到高羅佩已有漢譯本之著作。未讀全書,不敢定論。部分用詞略奇怪,比如說某套版畫是“貴重”的資料,或我國版畫需要得到“公正”的待遇,等等,無傷大雅。然而,在研究中建立一個“我國”與“彆國”的敘事框架,令我稍有如鯁在喉之感。

评分

海村未藏,已推薦購買。在讀秀瀏覽緒論,估計挺紮實。唯英文文獻可能徵引不足,綜述僅提到高羅佩已有漢譯本之著作。未讀全書,不敢定論。部分用詞略奇怪,比如說某套版畫是“貴重”的資料,或我國版畫需要得到“公正”的待遇,等等,無傷大雅。然而,在研究中建立一個“我國”與“彆國”的敘事框架,令我稍有如鯁在喉之感。

评分

海村未藏,已推薦購買。在讀秀瀏覽緒論,估計挺紮實。唯英文文獻可能徵引不足,綜述僅提到高羅佩已有漢譯本之著作。未讀全書,不敢定論。部分用詞略奇怪,比如說某套版畫是“貴重”的資料,或我國版畫需要得到“公正”的待遇,等等,無傷大雅。然而,在研究中建立一個“我國”與“彆國”的敘事框架,令我稍有如鯁在喉之感。

评分

海村未藏,已推薦購買。在讀秀瀏覽緒論,估計挺紮實。唯英文文獻可能徵引不足,綜述僅提到高羅佩已有漢譯本之著作。未讀全書,不敢定論。部分用詞略奇怪,比如說某套版畫是“貴重”的資料,或我國版畫需要得到“公正”的待遇,等等,無傷大雅。然而,在研究中建立一個“我國”與“彆國”的敘事框架,令我稍有如鯁在喉之感。

评分

二刷,寫的很情緒化,部分章節完全多餘,如那個瀟湘八景,和主題無關,有湊字數的嫌疑,最後的結論吹噓自己的研究具有開創性,非常可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