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最初是美國人類學傢魯思•本尼迪剋特奉美國政府之命,齣於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之目的所做的軍方調查報告。但本書自1946年正式齣版後,在美國、日本等國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現代“日本學開山之作”。64年間,已經被翻譯為30種語言,創下瞭天文數字般的3000萬冊銷量。更值得稱道的是,本書作者對日本人性格和文化的定義已經成為一個具有普世性的解讀範本,問世64年間,想模仿和超越這本作品的不計其數,但沒有一本能做到。
魯思•本尼迪剋特(Ruth Benedict),女,美國當代著名文化人類學傢,1887年6月5日於紐約齣生,1909年畢業於瓦薩爾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1919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在美國文化人類學之父博亞斯的指導下專攻文化人類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曆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1936年,博亞斯退休,她任該校人類學係代理係主任,直至1939年。1948年因病去世,享年61歲。
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評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評分死亡=悲哀=美,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个等式。 死亡在到来的那一刹那,如同樱花绚烂地飘落,这是美的极致,也是他们所想要的理想状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亡意味着纯洁、干净和超脱。他们毫不畏惧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欣赏死亡,而且他们像是在体验死亡,甚至乐于...
評分Classics are meant to be read. Although reading is a very subjective matter in its essence, it is always safer to go with classics--at least, that would earn you some reputation over the dinner table. Japan has a fascinating culture and we Chinese take sp...
評分收拾旧文档,看到这篇大一的作业,写的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贴出来留个纪念吧~~ 《菊与刀》读书报告 阅读书籍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版 一、作者及其学术生涯简介 1.作者生平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是美国当代著...
在敏感時期讀完這本書,日本人優點固然多文化也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絕不會想做一個日本人,對日本文學的熱衷其實都是源於好奇吧。
评分一本從西方人的視角看待東方文化的書,因此這部書顯而易見的不討日本人的好。新度戶稻造的《武士道》可與之相參考,另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亦不失為另一個版本的《菊與刀》。人的雙眼其實是一直能夠看到鼻子的,隻是離的太近瞭,以至於在生理上徹底忽略,這個就叫做盲目自大,我們中國人最大的毛病就在這裏,不瞭解近鄰,更沒法瞭解自己。
评分誰在給推一本關於當代日本的書?
评分深度瞭解日本和民族的性格特質和形成原因,正史般的記敘並且十分抓人地通俗易懂,是一本對瞭解日本而言十分優秀的著作!
评分刀意指極端,菊代錶雅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