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江南》是格非的最新长篇力作,也是他呕心沥血十余年、探索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衍变的系列长篇小说的收官之作。前两部《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写的分别是国民革命早期和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而这部《春尽江南》则对准了当下中国的精神现实。这部小说,信息量大,艺术结构高超;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而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则长达二十年。小说通过描写诗人谭端午和律师庞家玉(原名李秀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广泛透视了个体在剧变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深度切中了我们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
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清华大学教授。
1964年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从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开始,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五部:《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中短篇小说集多部:《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戒指花》等。另有论著、散文随笔集多部:《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塞壬的歌声》、《文学的邀约》等。
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曾获得 “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1.理想主义的覆亡 两种理想主义失败的形式,端午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被时代所抛弃然后自我放逐在小群体中自怜自伤,懦弱、卑琐甚至猥琐。同样,家玉也是loser,我觉得她当年献身的那种感性冲动的内在本质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看案卷流泪玩了几十年没有参透Game神马的对于一个大律...
评分看完小说,千言万语都化作四个字,“春尽江南”。 格非说,小说的名字改自杜牧的那首著名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而小说的灵感,最初来源于小说开端的“招隐寺”,男主人公端午与女主人公家玉(当时还叫秀蓉)的相识地。 20年过去了,什么都变了,时代不同...
评分1.理想主义的覆亡 两种理想主义失败的形式,端午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被时代所抛弃然后自我放逐在小群体中自怜自伤,懦弱、卑琐甚至猥琐。同样,家玉也是loser,我觉得她当年献身的那种感性冲动的内在本质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看案卷流泪玩了几十年没有参透Game神马的对于一个大律...
评分看完小说,千言万语都化作四个字,“春尽江南”。 格非说,小说的名字改自杜牧的那首著名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而小说的灵感,最初来源于小说开端的“招隐寺”,男主人公端午与女主人公家玉(当时还叫秀蓉)的相识地。 20年过去了,什么都变了,时代不同...
评分才尽不如学马原搁笔。
评分格非乌托邦三部曲中最差的一部。不知道为什么,文中所用的流行语总让我觉得粗糙,人物个性也较为淡薄,远不及前两部。
评分想要为蛮横喧嚣的当下析出一条精神维度,最终却是桃源荒芜、归梦难续、酒残春醒,回不去往日情怀又耐不住如今的躁动,沉溺在对失败的把玩中作时间的不感症患者。立意尚可,文字前紧后松,人物符号化,最大的问题是无处不在的自怜意绪。
评分至若若寻找鹦鹉佐助一段,心里难过。想来为何到了新世纪,桃花源便再不是一个政体、一个试验、一个愿景,而成为了时间范畴中的最初,成为了一去不返、惟少年时段可短暂栖居的空间。我们都不是诗人了,再或者,从来就都是假诗人。世界原本是可以对话的,却因为一些琐碎的原因,好像佐助被戳破了肚皮,消失在黑暗中。它再来时,则灵动不成灵动,对话不成对话。往昔,至此变成一只被风遗弃的塑料袋。再也变不回来。最终家玉的信写的煽情,语词是那么“姚佩佩”啊,只可惜物换星移,当下已春尽,处处是流亡。
评分一旦成名作家触及当代题材,他们的最后一层遮羞布也就被掀开了。刻薄一点说连《蜗居》都没写过。作家可以不了解时代,但你既然写了,这个东西似乎有点。。。。。坑爹。有格非这本书垫底,想写当代题材的作家大可以动笔写起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