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赞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本书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冯友兰(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先看了书评,人们的感受出乎意料得多样:有人说这是一本接地气的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本开拓先河的学术著作,也有人说这是西式中用的新思维,还有人说这是老爷子的观点汇编……我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这是本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书,然而同时,这又是...
评分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作,其意义又不仅止于开山。哲学史兼含哲学与史学,其意义也同样两分,有人讲,冯先生此作可以超过而不可越过,即是肯定此作的史学坐标意义,而我以为,大陆地区学者以传统西方经院哲学方法治中国哲学史,其成果迄今并无超过冯著《中国哲学史》的。 这部著作...
评分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该书是继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后又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此书...
评分我一直倾向于认为把冯友兰当成教中国哲学的教授就可以了,他的东西是属于哲学史的范畴,不能算是严肃的哲学范畴,对于近代中国哲学史的学术发展上很有研究价值,但哲学或者思想上价值不大。 冯友兰的哲学史看透了,其实就是一个美国新实在论内容的洋人穿着中国哲学...
评分在阅读此书之前,我先看了书评,人们的感受出乎意料得多样:有人说这是一本接地气的教科书,有人说这是一本开拓先河的学术著作,也有人说这是西式中用的新思维,还有人说这是老爷子的观点汇编……我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这是本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的书,然而同时,这又是...
西哲化的初级尝试,为这种尝试打个三星吧,中国的这点儿东西,根本不需要用西哲化的方法,无他,不是一套活儿。
评分半读半弃
评分西哲化的初级尝试,为这种尝试打个三星吧,中国的这点儿东西,根本不需要用西哲化的方法,无他,不是一套活儿。
评分五四的这种成果是幽默的,对自己的土地也辜负了,知道了马克思的深度,导致后来的延安完全称不上现代革命,老毛孤军奋战
评分kindle版本,喜欢接地气的表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