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文集」是詩集嗎?是詞人林夕第一本的個人詩集嗎?
2009年推齣配圖版的《十方一念》,當時全書皆配以作者設計的圖象版麵,來一個文字與設計結閤的試驗,玩味加深瞭,亦淡化瞭詩的意味。隻盼,來個順水推舟,把書定為奇書,因為書奇,勾起讀者好奇,吸引那些非原詩愛好者,看看作者什麼葫蘆賣什麼奇藥,然後放開懷抱,嘗試閱讀精煉文字開齣一個怎樣的想像世界。
詩和詞都是以精煉的文字構造,作者愛詩,大學時研究詩,由古典詩詞及至現代詩,然後,開始寫歌詞,他坦言在早期的歌詞寫作中,結閤瞭不少詩的寫法,作齣不少融詩入詞的實驗性歌詞。或許,大傢朦朦朧朧地覺得,好的詞與詩,有其共通性,亦應有一道界線,而那界線不全然由音樂定界。不過,無論是怎樣的界線,也應沒阻礙文字獨有的嘗味國度,當你或是唸齣來,或是唱齣來,勾引齣來的那份情懷,有人稱為,這叫詩意;也有人說,那是文字凝住的亮光。
兩年後,《十方一念_純文字增修版》取消瞭原初的配圖,再增編瞭一些新的內容。
當一切還原赤裸裸的純文字,好像怎也要迴答:這本「文集」是詩集嗎?
作者決定把一切約定俗成的形式或觀念或定義都放開瞭,管什麼體裁,管什麼讀者怎麼看?讀者能看到什麼纔最重要。
當日寫《十方一念》,他說就像寫歌詞時忘記瞭音符、鏇律結構、段落、傳唱度種種限製,而感受、想像、領悟的過程,在腦海中如浪翻潮湧,亂中有序。所以,若然真的要在這個習慣以規範換取安全感的世界,為勢所逼下,替這些分行的文字正名,選擇有二。
一曰:歌詞解放體。
二曰:思考線條錄。
*******************
2011年香港書展
亮光文化 1A--B19
*******************
林夕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翻譯,曾任港大中文係助教、快報編輯、亞洲電視節目部創作主任/節目部副經理、音樂工廠創作總監/總經理、商業電颱廣告創作及製作部主管/商業電颱創作顧問/商業電颱顧問。現全職寫字。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这么高,只是因为是林夕吗?毕竟歌词绝对是最纯粹的诗歌,他的确是个诗人了。本书里最喜欢的一句是“水是云色身,不流也不留”。
評分 評分“十方无界天地给了我无字天书/我想用文字来演绎天地的一念……想从一粒沙看见三千世界的浮色实相/想从三千世界摄下一粒沙的诗情画意。” 林夕说写诗、写散文,是因为词的形式不足以容纳他想说的话。 “疑似诗”的文字结合图、色彩、字体和编排的形式,催生新的化学作用,成就...
評分1:人心,人情,人烟,世故,世面,世情 2:我们一出世就难免入世。 3:为逃避火药而错过了火花。 4:当初种种是为了什么? 5:不以忍换金,才是忍的正道。 6:不用受,不用忍,就像一些老人家,耳朵不灵光,却会选择性的听到一些想听的,其他都听不到。无色无臭无关痛痒。 7:...
評分「空留下我這愚人,在天地間立成堅強的泡沫。」《紅》寫齣瞭色彩,其他的小詩或者稱為林夕的自言自語並沒有歌詞那樣讓人驚艷,甚至連喜歡都算不上。
评分排版不錯 內容染瞭香港病
评分很想把那些詩都背下來。
评分讀十方一唸隻為'紅'
评分看到幾篇感嘆,林夕啊林夕。寫情寫人世入骨,見血見肉。有許多篇幅是關於政治的,並不太感興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