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第2版)》的内容简介如下:在当下的世界结构中,我们的思想要开始“说话”,但绝不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说“不”,而是要在思想的“说话”中显示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亦即我们据以形成我们共同记忆的“理想图景”,我们据以生成出对中国之认同的“理想图景”,以及我们据以想象中国未来的“理想图景”。
对“理想图景”的强调,在根本上意味着要把一个被速蔽的、被无视的、被忽略的关于中国人究竟应当生活在何种性质的社会秩序之中这个重大的问题开放出来,使它彻底地展现于中国人的面前,并且“命令”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思考和发言,而绝不能沦为只当然地信奉“西方理想图景”之权威的“不思”的一大堆。
因此,世界结构中的“中国”的实质不在于个性或与西方国家的不同,而在于主体性,在于中国本身于思想上的主体性:其核心在于形成一种根据中国的中国观和世界观(亦即一种二者不分的世界结构下的中国观),并根据这种中国观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参与世界结构的重构进程。
简言之,在当下的世界结构中,中国不仅必须是一个“主权的中国”,而且还必须是一个“主体性的中国”!这一探寻中国主体性的努力,可以说是中国当下思想的最为重要的使命之一,也是中国当下思想的全新的使命之一。
简评:想学康德对百年来的学术道统作出总结与综合,而实质上只是学着康德的调调吼了一嗓子,并且(有能力)忽悠了一帮人一起吼,虽然吼得声嘶力竭,晦涩难懂,但是曲未成曲,歌未成歌。法学圈还是那个鸡巴样!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时空开始了一场漫长的由朝贡体制向...
评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读书笔记 主体性中国 中国人应该生活在自己的社会秩序中,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不仅要成为一个“主权性中国”,更要成为一个“主体性中国”,拿到全球化时代的话语权,形成一种根据中国的中国观和世界观,并根据这种中国观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参与世界结构的重构...
评分写点字儿 今天总算把邓正来先生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看完了,想着来写点感想,这绝对绝对不是书评,而是纯粹纯粹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感想,因为如果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的话一定会是“我看不懂!” 但是还是想写点什么,因为毕竟是看了,如果啥也不写的话更加就和...
评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读书笔记 主体性中国 中国人应该生活在自己的社会秩序中,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不仅要成为一个“主权性中国”,更要成为一个“主体性中国”,拿到全球化时代的话语权,形成一种根据中国的中国观和世界观,并根据这种中国观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参与世界结构的重构...
评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是法理老师推荐的。 法理课是越上越喜欢。老师蛮有思想,也很亲民。 初翻这本书很惊艳。 它的副标题是“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 邓正来老师从中国本身这个角度提出应当构建一个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而不是陷于对西方的模仿和比较。 ...
早有耳闻,连邓公的好友林毅夫都倾力赞扬,总算借来一看。没有相当的智识水平积累是不可能读懂所有邓公之思想,也不好评价。就看懂的部分而言,我觉得能这么高屋建瓴地来批判苏力、张文显等等的观点,而且还略带嘲讽的口气,也只有舍我其谁的邓公有担当这么做了,对消费者权利那段的分析,还有对于苏力的理论逻辑重构的那部分都是印象极深的;对梁文道的逻辑重构由于阅读太少基本无法看明白。国外做学术的专业基本都会开逻辑课和文献检索课,国内就很少这些关注,邓正来是个重逻辑的学者,很严谨。据说有极多论文是关于本书的,留待以后零星地欣赏吧
评分高一学考当天上午读(下午就考试),迷上邓正来的入坑作。
评分语言上还是邓正来的风格,生涩难懂,作者最终也没有明确的说明该向何处去。但是慢慢看还是能看出些端倪。总之还是比较失望。
评分读完本书,感受一场法哲学思辨的大餐。中国的法学应该向何处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但是,我们并不能孤立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中国法学的发展必然要和这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给了我们褪不掉的颜色,中国未来法治的发展离不开对于本土资源的开掘,同时,这并不是说中国就不需要向西方学习,而是说如何把中西文化更好的整合,整合成中国人最想要的一种秩序,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信仰。这是一个痛苦且蛮长的过程。作为法学研究人员,我们更加不能焦躁、不能不安,脚踏实地,直面社会,打破应然的权威,批判并前行
评分邓的一些洞见、问题意识很好,对一些流派的批判也很到位,但是你的学术话语和思维模式都是西方的,你如何搞出来个“新中国特色”的东西来呢?很显然邓先生也没有明确的回答,他说:“我把你们从虎口里救出来,你们不要再向狼穴里去。”佩服他的智慧,可惜斯人已逝,他的理想图景可能没有答案了,但我们仍然可以继续思考这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