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加拿大] 马歇尔·麦克卢汉
出品人:
页数:532
译者:何道宽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177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播学
  • 麦克卢汉
  • 媒介
  • 传媒
  • 新闻传播
  • 社会学
  • 媒介环境学
  • 传播
  • 媒介理论
  • 传播学
  • 大众传播
  • 技术与社会
  • 文化研究
  • 媒介形态
  • 信息社会
  • 媒介批判
  • 理解
  • 数字媒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重要思想著作之一”。这是神使墨丘利的杰作,洞悉未来,深入分析,是思想史转折的路标。麦克卢汉将传播媒介作为主要动因,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解释历史。他认为,媒介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常常被人忽视;媒介的“讯息”在于其如何“扭曲”现存的社会秩序;由于忽视媒介,我们常常对其熟视无睹,被其遮蔽,这是“书面文化”或西方式感知能力的失败。书面文化执著于媒介的内容,它必须在新的电子环境里革故鼎新。麦克卢汉邀请我们抛弃旧的思维习惯,采纳感知和知识的新标准。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初版于1964年,麦克卢汉借以登上世界舞台,成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在这部极富胆略的著作里,他把媒介解释推向新的高度。他向我们发出挑战,让我们与他一道纵身投入他所谓的“创新认知过程”。

作者简介

麦克卢汉 (1911-1980),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被誉为20世纪的“思想家”、“先知”、“圣人”。以“地球村”和“媒介即是讯息”等论断名震全球。代表作有《机器新娘》、《理解媒介》、《谷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

评注者 特伦斯·戈登,加拿大语言学家、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和乔伊斯专家,著有《麦克卢汉入门》、《人人必读麦克卢汉》、《轻松理解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入门解谜》、《麦克卢汉传》、《人人必读乔伊斯》等,编有《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托马斯·纳什在他那个时代学术里的地位》(麦克卢汉博士论文)、《麦克卢汉文集》等。

译者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三十年,著译逾一千两百万字。著作有《中华文明撷要》(汉英双语版)、《创意导游》(英文版)。电视教学片有《实用英语语音》。译作逾四十种,要者有:《思维的训练》、《裸猿》、《文化树》、《超越文化》、《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等。

目录信息

中译者第三版序
中译者第二版序:麦克卢汉的遗产
中译者第一版序
特伦斯·戈登序
第一部
作者第一版序
作者第二版序
一 媒介即讯息
二 热媒介和冷媒介
三 过热媒介的逆转
四 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
五 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六 作为转换器的媒介
七 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复
第二部
八 口语词:邪恶之花?
九 书面词:以眼睛代替耳朵
十 道路与纸路
十一 数字:集群的侧面像
十二 服装:延伸的肌肤
十三 住宅:新的外貌和新的观念
十四 货币:穷人的信用卡
十五 时钟:时间的气味
十六 印刷术:如何理解它?
十七 滑稽漫画:《疯狂》漫画通向电视图像
十八 印刷词:民族主义的建筑师
十九 轮子、自行车和飞机
二十 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
二十一 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
二十二 汽车:机器新娘
二十三 广告:使消费者神魂颠倒
二十四 游戏:人的延伸
二十五 电报:社会激素
二十六 打字机:进入钢铁奇想的时代
二十七 电话:是发声的铜器还是丁零作响的符号?
二十八 唱机:使国民胸腔缩小的玩具
二十九 电影:拷贝盘上的世界
三十 广播电台:部落鼓
三十一 电视:羞怯的巨人
三十二 武器:形象之战
三十三 自动化:学会生存
附录一 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
编者前言
赖尔森媒介实验
理解新媒介教学大纲:大纲样本
编者后记:将《报告书》改写为《理解媒介》
附录二 评论界对《理解媒介》的批评
关键词
参考文献
麦克卢汉著作一览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中译者第一版后记
中译者第二版后记
中译者第三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理解媒介》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媒介,是媒介自古至今的变化,以及这种新旧更替的变化引起的环境的更迭对人类产生的全面性的影响。所以说,可以将《理解媒介》称之为媒介专门史,如果再宽泛一点说,它还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因为在麦克卢汉的理解里,媒介不仅仅是新闻传播意...  

评分

本人能力范围内发现的有: E.H.Gombrich,39页译作戈姆布里克,239页译作E.H.贡布里希; David Hume,38页译作休姆,122页译作大卫·休谟; Elias Canetti,92页译作埃利亚斯·加内蒂,120页译作伊利亚斯·卡内蒂,145页译作埃利亚斯·卡内蒂,173页又译作埃利亚斯·加内蒂; ...  

评分

第一部 刚刚浏览过老麦《理解媒介》的第一部,脑子有些乱,因此有必要就单章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当然,说是回顾,也只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章节的内容简单梳理一遍,以防第二次阅读时找不到方向。 另外,希望对老麦的思想有研究的前辈能够不吝赐教,有不妥之处还望狠狠...  

评分

原载《文景》杂志2011年3月号        突然意识到2011年是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0)的百岁年之后,我一直在努力回想,二十年前初读《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时,自己究竟留下了什么印象。左思右想后我惭愧地发现,当年让我震惊不已的并非那些后来被麦克卢汉...  

评分

本书写于1964年,问世后即引发轰动,长盛不衰。 麦氏本人逝世于1980年,迄今也已经很多年,但他的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他所预言的事情,也都在发生。 一本经典的好书,经得起时光的淘洗。 地球的确已经成为地球村了,不过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 《理解媒介》的副题是“论人的...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质量不好读不下去

评分

人类变成了机器世界的性器官,就像蜜蜂是植物界的性器官,使其多产繁衍,演化出新的形势

评分

媒介不仅是自我的延伸,还是自我截取。

评分

媒介不仅是自我的延伸,还是自我截取。

评分

作者有意以“倒置媒介”的方式写作了这部警语集,先区分冷媒介和热媒介,再对过去的和新兴的媒介对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一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媒介即讯息”(媒介的形式比它包含的内容更重要)的主题。作者认为,拼音文字、印刷术造就了线性的、分割倾向的西方文化,这种文化如今正在被电力革命所导致的整体的、多中心的、参与式的文化所取代。书中对各时代的文学作品乃至公众事件的运用也颇见才思。要说不足之处的话,就是过于拓展媒介图式的解释力,导致了严谨性上的不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