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琴人傳

梅庵琴人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嚴曉星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1-5
價格:36.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0107896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古琴
  • 傳記
  • 梅庵
  • 文化
  • 琴人
  • 音樂
  • 藝術
  • 嚴曉星
  • 梅庵琴人
  • 古琴
  • 梅庵派
  • 琴史
  • 傳統文化
  • 音樂傳記
  • 中國古典音樂
  • 文人雅士
  • 琴藝
  • 非遺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梅庵琴派是民國初年崛起的新的古琴流派,在琴壇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是一部紀傳體的梅庵琴史,以已故的王燕卿、徐立孫、邵大蘇、程午嘉、劉景韶、吳宗漢、陳心園、硃惜辰等四十位琴人的跌宕人生,描繪齣百年來古琴藝術飄零傳續的縮影。同時以《待訪錄》提供未能入傳者的綫索,以《梅庵琴派係年》補紀傳體之缺。本書之寫作,參考的文字資料不下二百餘種,包括書信、日記、檔案、未刊手稿、舊報刊、地方文獻及各類古琴資料,兼有口頭采訪,披露瞭大量第一手資料,並配有近兩百張的珍貴圖片,其中相當部分係首次麵世。本書由九十年代《讀書》十大作者之一的辛豐年先生作序,著名古琴傢丁承運先生題簽。中國琴會會長龔一先生推薦並盛贊:“作者做到瞭力求言必有據,公允平實,許多資料又鮮為人知且極其重要,沒有時下常見的浮誇、庸俗吹捧的風氣,寫法也頗值得稱道。”

著者簡介

嚴曉星,江蘇南通人。現從事報紙副刊編輯工作。著有《近世古琴逸話》、《梅庵琴人傳》、《條暢小集》、《金庸識小錄》、《七弦古意:古琴曆史與文獻叢考》、《古琴史事摭談》(將齣版),編有《人書俱老》、《和而不同》、《孫子二十講》、《大傢國學•金剋木捲》、《高羅佩事輯》、《民國古琴隨筆集》、《與古琴相遇》(將齣版)、《徐立孫先生琴學著作集》(將齣版)、《梅庵琴派史料》(將齣版)等。

圖書目錄

目錄
序/辛豐年
釋名
目錄
瀋肇州(1859-1929)
王燕卿(1867-1921)
徐 昂(1877-1953)
石重光(1890-1933)
李湘僑(1894-1925)
鄧懷農(1894-1986)
劉天華(1895-1932)
孫宗彭(1895-1972)
徐立孫(1897-1969)
王個簃(1897-1988)
邵大蘇(1898-1938)
周筱齋(1899-1990)
張蓓衡(1899-1993)
馮 雄(1900-1968)
淩純聲(1901-1978)
夏沛霖(1901-1940)
程午嘉(1902-1985)
劉景韶(1903-1987)
吳宗漢、王憶慈(1904-1991,1915-1999)
王新令(1904-1965)
劉嵩樵(1904-1997)
黃稼承(1905-1924)
陳心園(1908-1994)
楊澤章(1908-1944)
史 白(1908-1946)
王旭初(1908-1988)
嚴敬子(1910-1949)
李寶麟(1911-2003)
硃匯森(1911-2006)
徐昌震(1912-1985)
黃耀曾(1912-2002)
呂德寬(1914-1952)
徐 遂(1916-1940)
範子文(1917-1996)
王建白(1919-2008)
邵元復(1923-1996)
硃惜辰(1924-1958)
徐 霖(1929-2009)
邵磐世(1930-1971)
待訪錄
梅庵琴派係年
主要徵引及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梅庵琴人传》的初稿完成于2004、2005年间,这篇跋写于2008年春,曾经在董宁文兄主持的内刊《开卷》发表过。2010年底,落户中华书局时又补了末尾一段。今年5月13日出了样书。下一周,书店里应该都上架了。 《梅庵琴人传》跋 严晓星 写完这本小册子,心中自然浮现起陈心...

評分

《梅庵琴人传》的初稿完成于2004、2005年间,这篇跋写于2008年春,曾经在董宁文兄主持的内刊《开卷》发表过。2010年底,落户中华书局时又补了末尾一段。今年5月13日出了样书。下一周,书店里应该都上架了。 《梅庵琴人传》跋 严晓星 写完这本小册子,心中自然浮现起陈心...

評分

《梅庵琴人传》的初稿完成于2004、2005年间,这篇跋写于2008年春,曾经在董宁文兄主持的内刊《开卷》发表过。2010年底,落户中华书局时又补了末尾一段。今年5月13日出了样书。下一周,书店里应该都上架了。 《梅庵琴人传》跋 严晓星 写完这本小册子,心中自然浮现起陈心...

評分

《梅庵琴人传》的初稿完成于2004、2005年间,这篇跋写于2008年春,曾经在董宁文兄主持的内刊《开卷》发表过。2010年底,落户中华书局时又补了末尾一段。今年5月13日出了样书。下一周,书店里应该都上架了。 《梅庵琴人传》跋 严晓星 写完这本小册子,心中自然浮现起陈心...

評分

《梅庵琴人传》的初稿完成于2004、2005年间,这篇跋写于2008年春,曾经在董宁文兄主持的内刊《开卷》发表过。2010年底,落户中华书局时又补了末尾一段。今年5月13日出了样书。下一周,书店里应该都上架了。 《梅庵琴人传》跋 严晓星 写完这本小册子,心中自然浮现起陈心...

用戶評價

评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4/03/04/%e6%a2%85%e5%ba%b5%e7%90%b4%e4%ba%ba%e4%bc%a0%ef%bc%9a%e4%b8%80%e5%8f%a5%e8%af%9d%e4%b9%a6%e8%af%84/

评分

梅庵琴人,結廬於亂世之中,士農工商乃至行伍,皆因愛琴之清音而聚。各人命運輾轉不同,卻皆因琴傳承於梅庵。凡讀到琴人與琴50年代仍滯留於新政權之下,不免為其在浩劫之中的處境揪心,或辱或死,個中遭遇不免扼腕嘆息。幸而在颱灣、海外仍有梅庵殷殷流傳,國人之幸也!

评分

最喜歡的一段話:琴與書同體而異用,書以字明義,琴以音傳神。書中多字堆纍,起承轉閤為文章;琴上五音錯縱,抑揚起伏成麯調。文章能達意,令人樂於觀,且樂於讀;麯調能寫情,令人樂於聽,且樂於彈。讀書學優者,開口可為詩;彈琴藝高者,揮手能入弄。文章能明理,麯調能達教;文章能譏諷人,麯調能笑罵人。要在心領神會,發於心應諸手。凡國之興亡,身之禍福,天地風雲,山川鳥獸,草木昆蟲,皆可寫齣。 補:古琴文化,作為國粹,應該廣為流傳,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開放的態度,創作新麯,融閤新意,不應固步自封,抱殘守缺,無益於古琴文化的發揚傳承。 又補:看到很多琴人在文革中所受迫害之慘,隻能悲嘆。

评分

要好好學下去

评分

考據紮實,力辨陳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