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个历史学者对"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现状的观察与评论。有现象,有分析,对于读者了解目前"新欧洲"的真实情况,颇有助益。分上篇"金融危机后回首看东欧",中篇"波兰独立之路与南斯拉夫民族独立问题",下篇"东欧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共15篇文章。以作者在《经济观察报》开设专栏撰写的文章为基础,修改编订而成,也是之前出版的《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上海三联2004)一书的姊妹篇。
主要著作有:《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新饿乡纪程》《新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火凤凰与猫头鹰》
秦晖金雁都是历史学家,这样的学术背景决定了他们长于历史文化,短于经济分析。本书的中篇和下篇分别介绍“新欧洲”转轨后的民族问题和思想问题,对今天的中国颇有借鉴意义,非常值得一读。 上篇讲转轨后的经济问题,明显感觉力道不够。观点和十年沧桑一书没有大的差别,仍然是...
评分“东欧剧变”无疑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通常在官方话语体系下被标记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严重受挫”,亦是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国际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究其原因,在于东欧诸国与中国有着类似的历史背景——长期计划经济的残余包袱,面对着相同的转轨...
评分上一周,读完了金雁刚出版的《从东欧到新欧洲》一书,举一反三,对现实和过去有了深入骨髓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一旦定型,很难再从根本上推翻,这是一个自发自觉的过程,并没有任何外力强制的引导。 在全书的最后一章,金雁着重论述了苏联模式在东欧失败的具体成因...
评分我记得某个名人说他对大陆现在发生的任何局中人认为奇怪的事情都觉得很正常,因为他在台湾经历了转型期,他在日本的转型期也能找到其中的对照,甚至是在100多年前的美国一样,大陆现在发生的事情就是10年前,20年前,100年前的台湾,日本,美国也同样上演的剧本。因此对转型...
评分最初看到这本书,关注作者,还是从经济观察报所得,不久前读韦伯的《论俄国革命》时对俄国的事情突然很好奇,于是猎奇之下买了此书,确实,作为一本普及性的读物,读起来颇有让人深省之处。 一、怎么理解“东欧” 东欧,作为一个冷战事情东西方对立的产物,似是现代...
修行29th,好书一本,大喜过望!金雁从不会让我失望。对东欧转轨效果不同之缘由,局势与采用方法之分析,休克疗法之效果,部分历史人物之定位以及最为重要的多篇文章拼图而成的东欧诸国转轨全过程都让我深感受益匪浅。秦晖也有出手,他右的倾向比起他老婆更为明显,侵略性也更强,紧咬仇和不放,但是总是做到了有理有据。我反而更欣赏他的那篇棱角分明的文章。我就不评价远邪诸众了。秦晖伉俪对捷克与波兰的推崇与爱让我感同身受,乌克兰一篇联系近期时事也给了我不少帮助,而最赞的一篇还是东欧知识分子精神追求部分,对面包时代的阐述简直是缩写版倒转红轮,读的爽快异常,金雁真是从来不会让我失望
评分报纸文章结集而成,质量还可以,适合对东欧无深入了解的一般读者
评分满纸东欧,内芯里还是非常中国。从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入手分析“新欧洲”的景象,一本过于严肃的“游记”,非常“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印记。关于知识分子的“双头鹰”情结论述有些不让我信服。对于民族独立和分裂部分的南斯拉夫问题论述也觉得偏颇,光着眼于塞族极端分子的残酷和疯狂,忽略掉其他疯狂而别有用心的民族隐秘心理的作祟作用,共时维度挺充分的,但是历时维度几乎缺席。研究一个地区转折期的剧变,民族心理和历史渊源太重要了。关于索尔仁尼琴和哈维尔的部分,我觉得还是一叶障目了。不过总体上,1980年代-1990年代的东欧转型时期,这书还是很有必要阅读。
评分有经验,有教训,有比较
评分满纸东欧,内芯里还是非常中国。从经济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入手分析“新欧洲”的景象,一本过于严肃的“游记”,非常“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印记。关于知识分子的“双头鹰”情结论述有些不让我信服。对于民族独立和分裂部分的南斯拉夫问题论述也觉得偏颇,光着眼于塞族极端分子的残酷和疯狂,忽略掉其他疯狂而别有用心的民族隐秘心理的作祟作用,共时维度挺充分的,但是历时维度几乎缺席。研究一个地区转折期的剧变,民族心理和历史渊源太重要了。关于索尔仁尼琴和哈维尔的部分,我觉得还是一叶障目了。不过总体上,1980年代-1990年代的东欧转型时期,这书还是很有必要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