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N.凯瑟琳·海勒
出品人:
页数:472
译者:刘宇清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80768
丛书系列:文化理论译丛
图书标签:
  • 后人类主义
  • 社会学
  • 哲学
  • 身体
  • 社会理论
  • 未来
  • 文学研究
  • 科普
  • 后人类
  • 科技伦理
  • 人工智能
  • 身份认同
  • 数字化
  • 人类未来
  • 技术哲学
  • 社会变迁
  • 意识演化
  • 智能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深入探究 “身体” 在信息时代的命运,责无旁贷地阐明我们所身处的虚拟时代以及未来的走向。我们作为 “人类” 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我们终将成为 “后人类”。人类为什么会向 “后人类” ?“后人类” 到底意味着什么?人类要加入恐龙的队伍,成为被淘汰的物种?智能机器人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形式?融贯技术与文化的历史,从控制论的诞生到人造生命的出现,凯瑟琳﹒海勒梳理出三个相互交织的故事:信息如何失去它的身体;赛博人的文化观念与技术建构;控制论对人本主义主体的消解。深入探究“身体”在信息时代的命运,阐明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未来。人类必须与其他生命形式共享这个星球甚至人类自身。

作者简介

凯瑟琳·海勒 N.Katherine Hayles,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约翰﹒查尔斯﹒希利斯文学讲席教授。精通英语和化学。代表著作《计算机,我的母亲》《数字主体与文学文本》,与人合编《混乱与秩序》。

目录信息

序言......003
第一章不断具体化的虚拟性......001
第二章虚拟的身体与闪烁的能指......033
第三章围绕信息实体的争论:关于控制论的梅西会议......066
第四章自由主体性的危机:诺伯特·维纳与控制论的焦虑......111
第五章从连字符到拼接:《地狱边缘》中的控制论句法......149
第六章控制论的第二次浪潮:从反身性到自我组织......173
第七章翻开现实:菲利普·K.迪克60年代中期小说的界线......211
第八章信息论的物质性......257
第九章人工生命的叙事......298
第十章虚拟性的符号学:描摹后人类......332
第十一章结论:变成后人类,意味着什么?......383
注 释......39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终于读完了这本在科技史和科幻评论之间多次横跳的书。喜欢三四六章,谈控制论的发展史,输入的密度高一些。关于小说的五、七两章就读到几次犯困;第九章好一些,但也是它选择的作品自身足够紧凑有张力,分析则没有太多新鲜的意思。 作者在首尾都提到本书是要讲三个故事,信息的...  

评分

这本书不是科幻小说,讲的是一种文艺批评理论,这种理论叫后人类主义,核心是提出一种对人的理解——“后人类”。后人类主义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像笛卡尔想的那样就是个意识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纠缠不清的存在,意识和身体纠缠不清,自我和他人纠缠不清,人和人使用的工具(技...

评分

变成后人类既引起恐怖也带来欢乐,恐怖在于“后”字步步紧逼着人类所剩无几的平静日子,如《西部世界》中德洛蕾丝的复仇,说真正的众神就要来了,他们很愤怒。但欢乐在于或许将人类意识下载到计算机的实践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或者令大众接受,具身的人类是数千年历史进化的结果...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实话实说,我没有读懂,并且和翻译因素的影响关系不大。等以后如果需要关注到后人类、赛博格、人机交互、虚拟现实、交感幻觉还有科幻里的赛博朋克小说的时候,肯定要翻出来再读一遍。Katherine Hayles作为一个文学教授能把这个副标题内容扩展到让人一点都读不懂,还是蛮厉害的。。

评分

第一个故事强调信息如何失去“身体”,即如何被概念化,成为与物质形态相互分离的实体,而物质形态曾经被认为是信息赖以栖居之地; 第二个故事集中关注电子人如今在二战之后被塑造为技术产品和文化偶像; 第三个故事与前两个牵涉颇深,它是关于一个具体的历史概念/建构(“人类”)逐渐让位于另一个不同的观念/建构(“后人类”)的故事。 我们从来都不是现代的;序列化的控制论历史——从既定的网络中诞生,变成物质的真实,被社会约束,被话语建构——暗示,由于相似的原因,我们一直都是后人类。——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来都不是现代人》

评分

海尔斯以控制论的发展、控制论理论的实际运用和科幻小说对现实的反应三者并行阐释了其“我们一直都是后人类”的观点,鲜明展现了其科学论路径的方法。为了对抗莫拉维克式的超人类主义同时又要在后人类时代保住“人”的存在,海尔斯强调彻底切割自由人文主义,追求具身性与虚拟性,最重要的是将人置于人与机器普遍联结的分布式系统之中,将认知的“最高权力”推及机器、动物以与人共同享有。设想是美好的,但只执着于技术问题而忽略技术背后的结构动能,可能会使后人类又变成了一颗逃避现实的蓝色药丸。翻译扣一星

评分

控制论x后现代,文本、理论与考证。不过译者似乎是没有哲学基础,很多名词都没有采用惯例译法,比如把巴特勒的performative language翻译成行动性语言(?)

评分

翻译的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