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恩•麦克尤恩(1948—),本科毕业于布莱顿的萨塞克斯大学,于东安吉利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从一九七四年开始,麦克尤恩在伦敦定居,次年发表的第一部中短篇集就得到了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创作生涯便与各类奖项的入围名单互相交织,其中《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赎罪》获全美书评人大奖。近年来,随着麦克尤恩在主流文学圈获得越来越高的评价,在图书市场上创造越来越可观的销售记录,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伊恩·麦克尤恩
出品人:
页数:252
译者:冯涛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2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54465
丛书系列:麦克尤恩作品
图书标签:
  • 伊恩·麦克尤恩 
  • 小说 
  • 英国 
  • 英国文学 
  • 阿姆斯特丹 
  • 外国文学 
  • IanMcewan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阿姆斯特丹》是一部无比精妙的作品。故事围绕两个好朋友——克莱夫和弗农展开:克莱夫是有名的作曲家,弗农是报社主编——在前情人的葬礼上,两人相遇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两个主人公曾经共同拥有过这个死去的女人。这个死去的漂亮、浑身散发着魅力的女人是饭店批评家、摄影师莫莉。两人无法想象莫莉竟然与保守的外交大臣加莫尼有瓜葛,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她会嫁给庸俗但富有的乔治。他们对莫莉死前遭受的痛苦深感痛惜,于是他们达成协议:如果对方不能有尊严的活下去时,对方可以随时结束他的生命。

紧接着,克莱夫和弗农都陷入到一场意外的危机之中:克莱夫必须完成他的《千禧年交响乐》,只有这样才能在阿姆斯特丹进行首次公演;弗农必须在是否刊登加莫尼的变态照片问题上作出抉择。纯洁的艺术重要还是政治责任或者是经济偿付能力重要,在这三者之间引发了一场冲突。所有的一切使弗农和克莱夫反目为仇,彼此都想以同样的方式至对方于死地,以泄心头之恨。而更多意料之外的谣言与传闻他们更加不知所措,所有的一切都因何而来,究竟是真是假?

邪恶、欺骗、背叛、罪孽、谋杀、奸诈……人性的种种在此淋漓尽致地展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70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巴特森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47名神学院学生,交代他们从心理系出发到社会学系大楼,至于到达后的具体任务,则因人而异。在这条路上,巴特森还安排了一位“可怜人”:他头发蓬乱,双眼迷离,坐在大楼前、咳嗽并呻吟着。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决定...  

评分

评分

我觉得Ian McEwan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观察力,他真的能够把各行各业写活了,让读的人不得不信服。他描述作曲家谱曲时对灵感的捕捉也好,描述报纸主编的日常工作早间选题会也好,就连描述死去的这位会美食会摄影的大众情人拍摄保存的异装癖照片从布景打光上一看就是她的风格......  

评分

麦克尤恩早期的作品都是些带有恐怖和邪恶气氛的小说,这些小说追求结构的完善、内部一致性和细节上清晰的自我指涉,就像物理学家构造出来的封闭性实验空间。小说中的角色大多思想放纵、行为出格,摒弃了所有的道德喻意。中期的麦克尤恩逐渐在写作中加入他对社会、政治、道德的...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很厚重,但是喜欢不起来

评分

2016年已读035:这部布克奖获奖小说,虽然麦克尤恩本人在《巴黎评论2》里交待了小说的缘起且自我评价甚高,我却读得甚为尴尬且倍感索然无味。整个故事的走向完全在意料之中,没有任何悬念,所谓的对人性的自私与丑陋的讽刺,所谓的黑色幽默,统统因为用力过度而显得有点拙劣。

评分

轻佻油滑了,是看过麦氏的作品中最不好的。

评分

果然又有一些内容读的时候错过了,看译后记的时候才注意到,比如读完结尾那种稍稍的错愕感就是出自对麦克尤恩罕见的黑色幽默风格的不适应。全书最喜欢的其实是对加莫尼那几张照片的描述,寥寥数笔生动地传达出了那种不为世俗所容的隐晦欲望,闭上眼睛仿佛就能在脑中看到那个诡异而又美丽的黑白形象还有其眼中的渴望的光,麦克尤恩这点真是让我欲罢不能。

评分

交换杀人?No ,交换自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