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穆先生全集:阳明学述要(繁体竖排版)(新校本)》内容简介: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国写道:“知善知恶是良知。”由此可见良知是“天理之诏灵觉处”,说得通俗点,便是辨别善恶的是非观,许多人将良知和良心混为一谈则是大错特错了。 按先生所言,良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不过有的人的良知被私欲蒙蔽了,恰如蒙上灰尘的镜子照不出人像一样,...
评分 评分15天看完这本书,竖排版,繁体字,当真亚历山大,但是钱穆先生的确是牛人啊。之前看了两本阳明学的书,都是胶柱鼓瑟,晦涩得一塌糊涂。原本是想从古典哲学中去找一些信仰去照应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结果越看越糊涂。幸好适时看到钱老这本书,当真拨塞本源,对于不想深究的如我...
评分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国写道:“知善知恶是良知。”由此可见良知是“天理之诏灵觉处”,说得通俗点,便是辨别善恶的是非观,许多人将良知和良心混为一谈则是大错特错了。 按先生所言,良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不过有的人的良知被私欲蒙蔽了,恰如蒙上灰尘的镜子照不出人像一样,...
评分《阳明学述要》,钱穆,九州出版社。钱穆先生读学思辨的一本小书,提要的描述王阳明思想源流、重要著述学说、以及与之对立的学说、弟子各流派的延续学说等。读来似钱先生的读书笔记一样,耐读且发人深省。民国时期的学者,做学问治学严谨而深刻,透过杂芜,把真知干净地拎了出...
薄薄一本,真是要言不烦,思路清晰。比如“知行合一”说,王阳明一会儿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会儿又说只要是真知,便已是行了。我读文集时,看到这里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不是自相矛盾么?读了此书方才领悟。其他诸如致良知、四句教、泰州学派之分析等等,都令人茅塞顿开。
评分提纲挈领 消化尚需时日
评分读一遍是不够的。
评分钱老大段引用阳明及其他相关人士的著作再辅以简明扼要的点评,写成了这本阳明学大纲,结合秦家懿的《王阳明》阅读效果更佳。身体力行地去证悟简易又精微的心学,才是正道,我想这也是为什么28岁的杜维明只写到龙场大悟时的“知行合一”。大道至简,却也要大周期践行方可得道。几本讲王学的书读下来,算是有点悟到“圣贤”的真义:超脱得失荣辱甚至生死的平静心境。立志是首要之事,功夫只在人心上做,即“去人欲”。钱老的序写得也是极好,直言闹门户无聊,若想在王学上有所得,必不能脱离王阳明的人生经历。讲王阳明的生平,明明苦难众多,但“他......他......他......”的句式不禁令人想笑。
评分大师手笔。小小一本册子就概括出阳明学之渊源,思想之形成与精要,对后世之影响。不过,读此书需要一定的古汉语及中国哲学基础,大段大段的无注释引文阅读难度不小,精读阳明时能回翻此书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