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贰臣士人心态与文学研究

清初贰臣士人心态与文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一瑾,女,籍贯:四川。1999年至2003年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至2009年,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学习,师从卢盛江教授,先后获得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刘勇强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讲师。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白一瑾
出品人:
页数:52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2-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106795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明清易代 
  • 贰臣 
  • 思想史 
  • 明清史研究 
  • 历史 
  • 文化史 
  • 满清 
  • 清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为单纯的身仕二朝的臣子,贰臣应该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相信世界上很多民族在朝代更替之际,都会有这样的人物出现。但是,像中国历史特别是清代初年那样,贰臣成为一个特有的庞大的群体,心态表现得那么复杂,对他们的评价涉及那么复杂的传统伦理道德问题,影响一代士人的心态,影响着文学的风貌和发展.却是很少见的。就中国历史来说,频繁的朝代更替,同一时期群雄相争,身仕二朝甚至三朝,身仕二主甚至三主,也是很常见的。战国时期朝秦暮楚、楚材晋用是普遍现象,南北朝时二朝元老甚至三朝元老不在少数。就异族入主中原来说。北朝是一个重要的时期,曾仕南朝又入仕北朝的汉臣也有不少,虽然这样的汉臣文人也表现出心态和文学的变化,如庾信,但这样的文人并没有形成群体,人们也并没有过多地用贰臣去责备评论他们。元代也是一个重要时期,宋元易代,士人心理当然极大震撼,整个汉人更受压抑。人们赞美忠烈,愿为遗民,但贰臣也并未形成被社会道德普遍谴责的群体。只是在清初,贰臣形成为影响一代士人心态的文化现象。这是很独特的。正因为独特,白一瑾继前一部著作研究吴梅村之后,再全面研究清初贰臣心态和文学,就是很有意义的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贰臣亦难哉,接受贰臣也难!魏禧说:“事后论人,局外论人,都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知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每个人都可以将贰臣打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往往抹杀其实际的成就甚至是他们对遗民的保护,更何谈去设心处地理解他们复杂的心态。很多贰臣在最初也是有过甚至做出了殉国的举动,各种偶然与必然导致了历史的微妙,也是令人感叹。 知君不作伤时句,柳暗花繁舞白题。

评分

内容尚可,新意欠奉

评分

还是太框死了,问题讨论缺乏弹性。诗文为时而作,李雯自言其“文章隐语无”,其实所谓贰臣也好遗民也罢,思想和选择往往是无法对等的。

评分

还是太框死了,问题讨论缺乏弹性。诗文为时而作,李雯自言其“文章隐语无”,其实所谓贰臣也好遗民也罢,思想和选择往往是无法对等的。

评分

内容尚可,新意欠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