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厘金史

中国厘金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罗玉东
出品人:
页数:737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2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73806
丛书系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经济史
  • 经济
  • 厘金
  • 税费改革
  • 金融史
  • 罗玉东
  • 经济学
  • 中国历史
  • 厘金
  • 税收史
  • 清代经济
  • 财政制度
  • 地方税收
  • 历史研究
  • 近代史
  • 中国社会史
  • 经济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厘金史》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一)厘金的起源与沿革,(二)税制,(三)收支概况,(四)各省厘金,(五)厘金统计资料。在厘金起源问题上,罗氏最突出的贡献在于,阐明了在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以往捐纳报效等临时筹款措施难以为继,而清代税制结构中商税明显偏弱、财政收入缺乏弹性的情况下,重在征商的厘金制度兴起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厘金的推广和延续,不仅是清朝财政的需要,还有着重农抑商传统经济思想的支撑,对于近代财政结构和税制的演变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罗玉东,生卒年不详,据学界认为,于抗日战争时期因日军轰炸去世。1934年参与组织成立“史学研究会”,主要作品有:《厘金制度之起源及其 理论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第1卷第l期,1932年)、《光绪朝补救财政之方策》(《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第1卷第2期,1933年) 、《中国厘金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罗玉东对晚清厘金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作品《中国厘金史》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代表性的清代财政史领域的研究著作,“该书对横行中国78年、虽病商害民却蕴含了中国现代货物税、工商税、流转税萌芽的‘厘金’制度,做 了周详而通透的研判”(摘自《12读本思索二千年税改》,《投资者报》2009年第8期)。

目录信息

凡例
中西年份对照表
第一章 厘金制度之起源
壹 厘金制度产生之原因
贰 厘金未施行以前加征商税之拟议
叁 厘金制度被采行的原因
肆 厘金制度创办及普行之经过
(附)厘金创议人钱江之事迹
第二章 清廷对于厘金税政之措施
壹 成同时期(1854-1874)
贰 光绪时期(1875-1908)
第三章 全国厘金税制概要
壹 百货厘金的种类
贰 各省厘金税率
叁 各省课厘货类及免税货物
肆 征收机关
一 征收机关的系统及组织
二 局卡及人员的统计
三 征收入员的委任及待遇
第四章 全国厘金税制概要(续)
伍 征收制度
一 官征制度
(一)各省的税章及税票
(二)卡厘征收手续
(三)转运及分运的免厘办法
(四)厘金罚款及其分配
(五)坐厘征收手续
(六)定期蠲免常例
二 包缴制度
(一)广东的认捐
(二)江浙的认捐及包捐
(三)认捐之利弊
陆 报解及考成
一 报解程序
二 考成
(一)比较办法及奖惩章程
(二)比较办法之流弊
柒 厘金的弊端
一 侵蚀税收的弊端
二 私索商民的弊端
捌 厘金与条约之关系
第五章 全国厘金收支概况
壹 统计材料来源及整理方法
一 统计材料的来源
二 折合方法及准确程度
三 材料不全及补充办法
贰 全国厘金收入概况
……
第六章 全国厘金收支概(续)
第七章 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厘金
第八章 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厘金
第九章 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厘金(附:台湾省厘金)
第十章 山东河南山西直隶四省厘金
第十一章 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五省厘金
第十二章 东三省及新疆四省厘金
罗玉东和他的《中国厘金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厘金史》 罗玉东 商务印书馆 2010年,商务印书馆又有大动作,将上世纪的一些重要作品作为丛书刊印 这一册《中国厘金史》便是其中一册,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国史大纲》(钱穆)《糖史》(季羡林)等知名度高的作品 至于《国史大纲》,个人更喜欢之前所出黄色...  

评分

一、材料与方法 虽然《中国厘金史》在撰写过程中并未能穷尽所有相关材料,但是罗玉东对材料运用的思路很值得参考。咸丰、同治、光绪各朝《会典事例》、《东华录》、《东华续录》,以及地方文献关于厘金的档案如《浙江通志·厘金门稿》、《湖南厘务汇纂》[1]、各省财政说明书等...

评分

一、材料与方法 虽然《中国厘金史》在撰写过程中并未能穷尽所有相关材料,但是罗玉东对材料运用的思路很值得参考。咸丰、同治、光绪各朝《会典事例》、《东华录》、《东华续录》,以及地方文献关于厘金的档案如《浙江通志·厘金门稿》、《湖南厘务汇纂》[1]、各省财政说明书等...

评分

一、材料与方法 虽然《中国厘金史》在撰写过程中并未能穷尽所有相关材料,但是罗玉东对材料运用的思路很值得参考。咸丰、同治、光绪各朝《会典事例》、《东华录》、《东华续录》,以及地方文献关于厘金的档案如《浙江通志·厘金门稿》、《湖南厘务汇纂》[1]、各省财政说明书等...

评分

一、材料与方法 虽然《中国厘金史》在撰写过程中并未能穷尽所有相关材料,但是罗玉东对材料运用的思路很值得参考。咸丰、同治、光绪各朝《会典事例》、《东华录》、《东华续录》,以及地方文献关于厘金的档案如《浙江通志·厘金门稿》、《湖南厘务汇纂》[1]、各省财政说明书等...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受教,但是很惭愧没有经济史头脑,很多问题想破脑袋还是想不明白。

评分

虽然初版于民国,但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评分

很受教,但是很惭愧没有经济史头脑,很多问题想破脑袋还是想不明白。

评分

很受教,但是很惭愧没有经济史头脑,很多问题想破脑袋还是想不明白。

评分

按需,宝贝。在厘金起源问题上,罗氏最突出的贡献在于,阐明了在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以往捐纳报效等临时筹款措施难以为继,而清代税制结构中商税明显偏弱、财政收入缺乏弹性的情况下,重在征商的厘金制度兴起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厘金的推广和延续,不仅是清朝财政的需要,还有着重农抑商传统经济思想的支撑,对于近代财政结构和税制的演变影响深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