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

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朱一凡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2
价格:36.9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50623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翻译
  • 语料库
  • 翻译研究
  • 研究
  • 现代汉语变迁
  • 译事
  • 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
  • 翻译
  • 现代汉语
  • 语言变迁
  • 跨文化
  • 语义转换
  • 汉语发展
  • 翻译研究
  • 语言演变
  • 文化传递
  • 文本重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朱一凡编著的《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把翻译对现代汉语影响的研究定位在1905—1936年间,这一定位是有着充分的合理性的,把这两大事件之间的时期作为考察和研究现代汉语欧化的时间段,是合适的,这是《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的一大亮点。《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的第二个亮点是不仅提出了现代汉语欧化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能性,还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汉语欧化的局限性。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历史和现状述略
1.文学、文化视角的研究
2.语言学视角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简介
1.研究方法
2.内容简介
第二章 翻译与语言
第一节 翻译对民族语言的影响
1.翻译对德语的影响
2.翻译对英语的影响
3.翻译对俄语的影响
4.翻译对日语的影响
第二节 从中国翻译史看翻译活动对汉语的影响
1.佛经翻译对汉语的影响
2.西学翻译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3.《圣经》翻译与白话文
第三章 翻译与现代汉语
第一节 翻译——欧化汉语的滥觞
1.欧化语法
2.翻译:现代白话文的源头之一
3.三个时期的划分
第二节 自发的欧化(1905-1917)
1.译述与直译
2.翻译语言
第三节 自觉的欧化(1918-1928)
1.关于翻译语言的争论
2.“直译”之风与翻译“改造”汉语
3.新语法体系的创立
第四节 对欧化的反思(1929-1936)
1.关于“硬译”的纷争
2.欧化语:骡子话?新文言?
3.欧化:接纳与拒绝
第四章 翻译影响汉语的方式
第一节 翻译引进外来结构
1.成功引进的结构
2.受到“排异”的结构
第二节 翻译激活、扩展汉语结构
1.汉语结构的激活
2.汉语结构功能的扩展
第三节 翻译对汉语句子的影响
1.新句法结构
2.定语的复杂化
3.语序的变化
第四节 新式标点的使用
第五章 欧化与现代汉语的发展
第一节 词汇空缺的填补与词汇化方式的变化
1.词汇空缺的填补
2.词汇化方式的变化
第二节 语法空缺的填补
1.代词:他、她、它(牛也)
2.插入语
3.副词的标记“地”
第三节 新结构丰富了现代汉语
1.范围修饰词
2.“前者”和“后者”
3.限定语
第四节 句法结构的精密化
1.复杂的包孕结构
2.完整的句子主语
3.关系连词和介词的表面化
第五节 语篇衔接手段的丰富
1.照应
2.词汇衔接
3.联结词
第六节 现代汉语表现功能的提升
1.欧化语法使描写更为细致
2.欧化语法使复杂婉曲的表达成为可能
第六章 欧化及其限度——决定欧化限度的因素
第一节 汉语言的特点
1.汉语词汇特有的韵律对意译词的影响
2.汉语对“写音外来语”的同化
3.汉语规律对欧化句法结构的规约
第二节 汉民族的心理
1.主体意识
2.思维的整体性
第三节 汉民族的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汉语欧化的必然性、可能性与限度
1.汉语欧化的必然性
2.汉语欧化的可能性和限度
第二节 语言接触下的语言变迁——汉语欧化研究的启示
1.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演变是有限度的
2.语言接触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的是博士论文版。作者没有参考贺阳(2008)

评分

不错,有启发。

评分

梳理细致 例证也挺丰富的 很有用 少数有几个读音字形错误吧

评分

读的是博士论文版。作者没有参考贺阳(2008)

评分

读的是博士论文版。作者没有参考贺阳(200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