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大全集:传统与文化(套装共6册)》简介:李敖是当代中国最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虽然早在60多年前因世事命运随父母去了台湾,等再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竟已年逾古稀,但其文化血脉及人文学养,决定了他始终是一位“大陆型”的知识分子——胸怀博大,志存高远。在政治层面上,李敖先生穷其一生,与国民党的黑暗、专制政权作斗争;与“台独”分子和台湾岛内形形色色企图分裂祖国的恶势力作斗争。在文化层面上,李敖先生对中西文明谙熟于心,将中西文化典籍融会贯通,并以此形成其对中西文明的独特视角与独到观点。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曾历时一年编辑整理、于2000年出齐的洋洋40大卷的《李敖大全集》,就有1200多万字。逝者如斯!一晃又是十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自2008年春起再次对《李敖大全集》进行重新整理和编排,又经过一年多时问,于2010年初推出新版《李敖大全集》。新版《李敖大全集》与1999年版相比,收录李敖先生的文章著述更为丰富、完整。重新编辑出版的《李敖大全集》,虽仍为40卷,但在旧版基础上,恢复和新增李敖先生各类文章近百篇,加上其他恢复的文字,共计180多万字,总字数达1400万字。与1999年版《李敖大全集》相比,新版大全集的编撰更为规范合理。1999年版在编撰体例上基本延用台湾版的格式。此次新版《李敖大全集》,按“文学与自传”“人物”“传统与文化”“历史与时政”“私房书”和“杂写”分类编排,并依中文图书的出版规范和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对编撰体例进行了调整。同时,对1999年版大全集中存在的各类失误和不当之处进行了修订。本套书为《李敖大全集》之“传统与文化”,包括六十年代在台湾的论战,中西文化方面等文章。
个人认为此书是李敖巅峰时期杂文包括散文的精华,无论是谈论政治还是评论自我,或者调侃生活,都有其独到的视角,加以才华横溢五百年一出的白话文文笔,堪称杂文经典。 强烈推荐《母亲和电影》还有一篇叫妈妈,弟弟和什么的。
评分读《传统下的独白》,知青年李敖风华正茂、胸次凛然,论及爱情观、“老人说”诸多观点,至于今日仍然受用,几乎所有文学家都有自悔少作的时候,而李敖这一横空出世,直接创造了白话文学史上的一大高峰,《独身者的独白》、《老年人和棒子》、《十三年和十三月》可谓不朽经典。...
评分“中国人的爱国方式,太偏重于政权的转移与集中,很少有人对政权以外的爱国方式感兴趣,这是知识分子的大失败!”——李敖《修改“医师法”与废止中医》 李敖先生最近死了,于是找了他的书来读,聊作缅怀。 李敖是狂人,狂的超过他的水平,就让人讨厌了。虽然这样,我也极佩服...
评分当时读大二,宿舍有个很喜欢读书的邻班同学把这本书放在床头。我在一天下午上完课回来,没事干就翻翻,谁知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后读了李敖的几乎所有书,对李很是敬佩,尤其是那句“虽千万人,吾往矣”,可惜自己在现实中大多数时候都做不到这种魄力。觉得他的书很犀利,以后要...
评分在写字方面,我中学时期有两个偶像,一个是王朔,一个是李敖。二十年过去了,王朔从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变成了知识分子,而李敖从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人。 王朔正在什么地方归隐,但他并不像侯德健那样改行玩起了易经,他在思考问题,想明白一点就出来说会...
3篇关于女人的故事;《独白》形式上比较精彩,是一个女人在争执后的无架可吵愤懑中的自白,充满了高亢不停歇的荷尔蒙,有时四行也未见一个标点符号,实在是一气呵成。再著名的女人,写的女人,也是一个普通女人。
评分李敖结合古今中西分析的爱情观真是透彻。
评分年少时在一所阴盛阳衰思想管理严格的师范学院读书,身着补丁衣裳初入城市时的自卑被姑娘们异样的眼光迅速放大。一个人躲在图书馆里,正是李敖先生的这些书,给一个怯懦的年轻人以心灵力量,在那个最需要偶像的年龄,所幸有人生猛如斯,使我初步打消了那些于人前的慌乱与目光躲闪,顺利度过青春期。
评分也许作为一个生性敏感,骄傲,不妥协的人,最好的职业就是作家了吧。
评分李敖不可多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