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书生的父亲,一辈子投身于党的情报事业,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终身守护宗教般纯洁的革命信仰;一生未嫁的姑姑,早年孤苦伶仃,失去了对菩萨的依赖,将要告别尘世时,她的恐惧是:灵魂将要到哪里去安顿自己?
作者陈丹燕第一次踏上故乡广西平乐的土地,追随父亲和姑姑,开始寻根之旅缮。
陈丹燕,作家,写作的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和非虚构文学作品,关注青少年生活和上海城市变迁,并致力于旅行文学的创作。长篇小说《鱼和它的自行车》曾获得中国女性文学奖,非虚构作品《独生子女宣言》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作品已在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奥地利、瑞士、越南和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出版发行。
花了一个晚上读完这本书。 想到在香港,大娘跟我说,是信仰帮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还想到阿甘正传,想到柴静,想到活着。 人生的际遇,会以为某件大事就此改变。 而人的韧劲和忍耐,让时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阿玉的照片很美。那种美,洗净了所有的尘埃。
评分其实这不是个书评。笔记一直刷新不出来,只能当书评贴了。只是点随感。 周末花了些时间,把陈丹燕的新书《莲生与阿玉》看完了。看到是家族史式的题材时,本来是想着多体悟下她写人的细微之处,后来却全然忘记了这个目的。 我其实并不知道,为革命和民主理想而大声辩驳,四处...
评分莲生与阿玉,如此有地域色彩的名字,似乎为“亚热带阳光热烈而朦胧地照耀着”,娇宠而温润。而作为真实的个体,他们的人生路途迥然相异,但却始于同一个起点——都出生于广西桂林平乐的一栋砖木旧楼房里。阿玉和莲生是姐弟,相差五岁的姐弟:一个为家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评分看了一整天,终于还是看完了书。10号陈老师会来签售。这也是这种,读者和作者面对同一片的心情总是太不相像。莲生和阿玉太老,生活太苦太苦。总是觉得叙述里的人像是从来没有起身的力气,时间一过就老了。这种场景很像小时候看到爷爷奶奶老去,极致死亡的情景。那一刻我觉得自...
"我相信 世上万物都是均衡的 下一世 你一定会得到宠爱和自由"
评分永别亲人的过程和瞬间,是最让人难以从容面对的
评分陈丹燕之前出过北极的游记,给三星。地点太猎奇,我甚至无法将之当做普通的随笔看待,只觉她通篇矫情。但是『莲生和阿玉』不同,它直线拉高了共鸣的频率。十四万字,两个古稀老人的历史,在颤抖和起皱的生命里依附着信仰。阅读时我无数次想起去年元宵节过世的奶奶和那天凌晨璀璨的烟花。过去这么久,父亲的签名依旧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于是你明白那种心中被挖去一块的痛,连时间也无法将之愈合。我不信死后风光的宽慰,安葬、扫墓、祭拜,这些都不敌真真实实共处一天。我留恋缘分,我有心报恩,我也接受这条路的尽头你比我先到。无论如何,对命运我都非常感谢。
评分谁家没点事?
评分对于困顿现实的人们,追寻祖辈的脚印,觅得精神源头和重建信仰的动力,破解家族血液里的密码,王安忆在《纪实与虚构》中也有类似举动;生长在偏僻幽暗小城的少年们,怎样保持了终生的信念和自我约束的准则,才能信仰不灭明灯长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