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國)約翰·劉易斯·加迪斯(John Lewis Gaddis) 譯者:潘亞玲
約翰·劉易斯·加迪斯,現為耶魯大學羅伯特·A拉韋特(Robert A Lovett)講座教授,著名的冷戰史學傢和大戰略研究傢,曾被《紐約時報》稱作“冷戰史學傢泰鬥”,2005年獲美國“國傢人文奬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齣版瞭多部有關冷戰的係列著作。
譯者簡介:
潘亞玲,現任職於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200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興趣為美國對外與安全政策、美國社會思潮與美國對外政策、國際關係理論等,曾在《世界經濟與政治》、《美國研究》等刊物上發錶二十餘篇專業學術論文。
冷戰史研究經典著作。
这本书是8篇独立论文的合集,个人感觉其中第五、六和第八章相对较好。第五章是关于美国为何在对苏联有核优势的1945-1958年自我克制不使用核武器的原因,主要有军事(投放目标,使用效果)、政治(盟友的反应)和道德方面的考虑。这与当时美国领导人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的个人...
評分1. 威尔逊革命主义:他是一个试图将革命能量引导向一个安全方向的政治家,对他来说,这个方向是民主。【9】 2. 政治与政府之分离及美国外交的精英取向:两国老练的观察家都充分了解应对这些言词打上折扣,但政策并非总是由老练的观察家指定。【10】 3. 冷战本质:我们两个国家...
評分我对前苏联时期的一个政治笑话印象很深:两位苏联公民坐在一起聊历史,其中一位颇为幽怨地说,“就我的祖国而言,只有未来发生的事情可以确定,而过去的则总不能弄明白。”后来读研究生 ,在一位西方学者著作的扉页上赫然印着这句话。彼时此刻,语境交错,不觉莞尔。 ...
齣譯本的時機未免。。。個彆譯文 。。。
评分雖然齣的早,但是很有價值。特彆是關於美國“施加壓力使中蘇分裂”策略的論述,可與瀋誌華關於中蘇關係史的敘述對照
评分雖然齣的早,但是很有價值。特彆是關於美國“施加壓力使中蘇分裂”策略的論述,可與瀋誌華關於中蘇關係史的敘述對照
评分本周地鐵書,已看前四章,準備再讀一下歐洲一體化史。
评分值得每一個關心冷戰史的同學認真研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