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佳苗,日本最受瞩目的推理小说家。
2007年,短篇小说《神职者》获第29届推理小说新人奖。2009年,长篇处女作《告白》获日本书店大奖第一名及广岛文化奖。2010年,《赎罪》入围第63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权威的ORICON(公信榜)显示,她是“2009年度最畅销推理作家”。主要作品还有《少女》、《为了N》、《夜行摩天轮》等。
此外,湊佳苗作品荣登日本三大推理小说畅销排行榜:2008周刊文春推理小说十佳榜首、2009宝岛社“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奖、2009本格推理小说十佳,并被推举为2009年读者“最想读的推理小说”。此后获广岛文化奖。
盂兰盆节期间,小学放假,人去楼空,只有十岁的惠美理和四个女同学一起在校园的角落玩球。一个男“校工”来请求帮忙,单独带走了惠美理。四个女孩毫无怀疑,等前去寻找时,却发现惠美理已遭凌辱杀害。
面对惠美理的母亲麻子和警察的询问,四个受到巨大惊吓的女孩怎么也不能清楚地回忆起男子的长相,案件陷入僵局。麻子伤心欲绝,威胁四个女孩:在诉讼时效内,你们必须找出凶手!否则,就必须赎罪,直到我满意为止! 麻子的威胁如同恶毒的咒语,彻底改变了四个女孩的人生轨迹,渴望赎罪的青春在恐惧与罪恶感中黯然凋谢……
《赎罪》保持着与《告白》相同的第一人称叙事体,通过书中五位主角的自白,拼凑了一出延续十五年甚至不止的悲剧,也拼凑出真正的杀人凶手的面目。 自白体似乎是凑佳苗的擅长和偏爱,但使用第一人称叙事毕竟有利有弊。若于我,这种自白体小说是很新鲜的,通过了解不...
评分内容是三角恋引起的悲剧,恶俗。 写作手法更是不忍直视,五个人的心理描写,一个故事。关于赎罪,也太牵强了,小伙伴的死是意外,尽管他们心里可能又阴影,但决不至于到献上自己生命的地步。情节、人物性格设置太过牵强。
评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对他人的观点都有或多或少的排斥,并对不利于自己的地方加以辩白. 看<<告白>>时,就有种经历:一会儿觉得A做的无罪,一会儿觉得B真可怜,一会儿又义无反顾的投入老师的阵营. 孰对孰错没有意义,人总是可以为了自己的作恶找到宽恕的理由 因为凑佳苗的叙述手法,读...
评分果然才华都在《告白》里用尽了,之后的作品总觉得有点心有余力不足呢!但比起无关痛痒的小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跟《告白》一个方式,重复自己无法超越的。
评分凑佳苗身为一个家庭主妇,虽然其题材不可避免的有局限性(学校,老师,母亲,孩子),但是能散发一种骨子里的恶意,也是很厉害的啦。其实感觉比《告白》好看,但是可能由于个人原因,总觉得对于四个女孩各自的自卑有些不可理喻的感觉。还有什么,上次去听了岛田雅彦演讲的时候听到的,日本的现代小说,许多都无可避免的会提到城市与乡村的差距,这里也有。
评分这声口来一次新鲜,第二回就……
评分看过剧照带着先入为主的具体的人物形象进行阅读。湊佳苗她继续运用多重主角为切入点,施害者与受害者身份并存的特有手法描写、剖析、探讨“罪与赎”的因果、互转关系。童年经历对个人未来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宽泛、冷酷。我们对事的态度无形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何要为它烦恼,不能被解决的烦恼于事无补不如放手随它。我们的不幸源自我们对他人看我们的错误判断,即自以为是,可是我们就连自己都很难看清又怎能看清别人。看不见的蛰伏着的报复,足以鲸吞一切及一切的一切,而且这些我们只能承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