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之刃》是东野圭吾最具争议的小说,日文版销量已超过150万册
这不是事不关己的事,某一天你或许就会成为书中的主人公。那时,你手中的刀刃会指向何方?——东野圭吾
.................................................
长峰的女儿在看完烟火大会后彻夜未归,几天后尸体在荒川下游被人发现。正当长峰和警方都没有任何头绪时,他接到一个密报者的电话,知道了凶手的姓名和住址。
长峰潜入凶手家,看到了女儿遭受凌虐致死的录像,愤怒痛恨到几近崩溃。一直以来的守法公民决定执行“法外正义”,他乔装打扮,走上了复仇之路。
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直木奖、吉川英治文学奖、推理作家协会奖、江户川乱步奖、本格推理小说大奖等日本重要文学奖项得主,2009—2013年日本票选最受欢迎作家第1名,作品中文版系列销量已突破600万册。
1985年,《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榜年度第1名;
1999年,《白夜行》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榜年度第1名;《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以及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第1名一并斩获;
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出版的《新参者》获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第1名;
2011年,《麒麟之翼》获日本权威书评杂志《达文西》年度推理小说第1名;
2012年,《解忧杂货店》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2014年,《祈祷落幕时》获第48届吉川英治文学奖。
法律是一种制度约束,道德是一种社会约束。法律与道德不同,它依靠的是强制力,而道德更多依靠的是人性,是人的自我约束。事实上法律虽说追求正义,但它永不可能达到绝对正义,只能在相对范围内做到相对正义,力图达到公平公正。法律对普通人来讲是约束,是规范,而对犯罪的人...
评分说实话,没想到这是东野圭吾写的。 看过他写的地动山摇的科幻《悖论13》,看过偏执决绝的爱情《白夜行》,看过精湛巧妙的推理《嫌疑人X》,看过温馨动人的物语《解忧杂货店》,甚至看过搞怪戏谑的幽默《黑笑小说》系列。 唯独没想到能读到这么一本他写的书,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
评分日剧《怨屋本铺》里有类似的剧情。 一对夫妻被三个未成年人在地下停车场绑架了。他们先是暴打男人,然后威胁女人做出各种猥亵动作不然就杀掉男人,最后强暴了女人还把她吊死了。对于这样的三个禽兽,男人却知道因为《少年法》的缘故很可能不能得到严惩,所以他找到怨屋,终...
评分 评分从头到尾都希望长峰能剁烂快儿。制裁与指引,究竟哪个更重要?
评分用了一个下午看完了。最后的结局已经不重要了。读了那么多东野圭吾的书,不得不承认东野圭吾大叔是一个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书中带着悬念带着探讨,人性和法律的较量,都值得每个人深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培养社会冷漠自私的温床之一。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无论是否成年。
评分看这本书,联系到最近报道的各类针对女性的犯罪,感觉法律很多时候都然并卵,外加网络上一堆直男癌叫嚣着受害者也有错。真应该让这种人全都书里那个少年凶手的下场。。。
评分长峰要是能杀了凶手就好了,哪怕随后就被警察抓到,就算没被抓他也会自首的,可是,东野不会这样写。所以,心头的无奈、愤恨和隐隐的痛,久久难消。未成年不是罪犯的保护伞,严惩不贷才能警戒后人。
评分给到4颗星并不见得是因为情节或者文笔,而是如同这书名,真是“彷徨”。从《告白》到《模仿犯》再到《彷徨之刃》,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创作者,却都在表述同一个主题—单纯的“恶”—正因其单纯,故而“恶”得纯粹、“恶”得彻底、“恶”得无可奈何、“恶”得肆无忌惮。这虽然已坠入性善、性恶的哲学陷阱,可天真是否必然推导出善良、勤劳是否一定意味着勇敢,我们固然没得出结论,作者显然也给不了答案。但“彷徨”就是最可贵的“呐喊”,它提醒着我们惯常的眼光偶尔也需要转换一下立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