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子通过相亲结了婚,但婚礼后没几天,丈夫忽然失踪了。侦查陷入僵局后,她决心自己查出真相,却越深入越迷惘:没人知道她丈夫这些年来住在哪里,下班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失踪案迟迟未破,又有两个人接连死去。死者都与祯子的丈夫相识,死因都是中毒。祯子觉得自己已非常接近真相,却始终差了毫厘无法触及核心。突然间,一件一直被忽略的小事再次闪现在她脑中。
松本清张(1909-1992)
日本作家,曾获芥川奖、吉川英治奖、菊池宽奖、推理作家协会奖等。
作品《点与线》开创社会派推理小说先河,代表作还有《零的焦点》《砂器》等。
日本的作品确实很少读,因为读着“不尽兴”。日本民族是个很矛盾的民族,这点不像中国。如果说中国民族像是个有缺点的人,那么日本民族却是个怪异的人。日本好像不知道要学谁,不知道要向谁靠近一些,是中国呢还是欧美?走自己的路吧,又觉得没有必要。于是,向外人表达着矛盾...
评分买了松本清张的三本小说《点与线》《砂器》《零的焦点》。今天终于把最后一本《零的焦点》给看完了。总体感觉是推理很一般,社会写实的效用可能比较大,松本老先生能成为日本国民作家一是这样的推理、作案手法和离奇的情节在当时突破了很多人的思维;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写实意...
评分花了一天的时间把松本清张的《零的焦点》看完,第一次听说松本清张还是因为得知东野圭吾对他很是推崇,再加上他又是日本的国民作家,所以一直都对他的作品很好奇。 先说这本书的缺点吧,推理方面比之现在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还是要弱上很多,bug颇多,在这方面很多网友都提出来了...
嘲点好多。原本老实的人还是脚踩两只船。怎么说,有点自作自受吧。因为他对待别人就是那种知道过去就会有疙瘩,根本没想和人定下来,有了新欢后虽然旧爱难以割舍但是衡量再三还是新欢更适合做老婆。他有这样想法,怪不得凶手将心比心。
评分为什么鹈原这么容易就能找到对象?
评分战后娼妓问题可能是日本社会推理派聚焦的母题之一(似乎之前看过同题材小说《人性的证明》)。“只要受到一点冲击,从那旧伤口里还会喷出肮脏的血来。”松本清张真会讲故事啊,笔触细腻、节奏抓人但推理稍弱,一口气读完。 另外,流落风尘的不止底层女子,甚至贵族出身的姑娘也会卖身给美军(但不叫卖身,是交往)。战后日本本国男性的萎靡也使得女性更青睐有胜者气质的美军。不止如此,在当时的情境下女性不会把卖淫当作耻辱而是作为一种冲锋陷阵,但在十几年后这些经历却成了最为不堪的黑历史……记得伊恩布鲁玛在《零年》里也写过这些。
评分一直不太懂松本清张几本书题目的逻辑,《砂器》《点与线》,还有这本《零的焦点》。 故事不复杂,人物不多,加之作者为了公平起见,装作无意实则有意的描写凶手,因此看到一半时已经猜出谁是凶手。 唯一的诡计是,他杀后现场的遗书,是个巧妙的情节。 这本书和作者其他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侦探角色的祯子的心理推理很多,有时候不免牵强。 松本清张的书,总是串联起日本的很多名胜,正如东野圭吾在《名侦探的守则》中揶揄,这类书仿佛为了让读者有旅行的感觉。作者的景物描写出色,但会拖慢节奏。已经读了松本的九本书,接下来读他的自传《半生记》,希望能窥探他写作的经验。
评分如北陆的天气般沉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