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罗兰·巴特 法國 文学 Roland_Barthes 羅蘭.巴特 法国 日記 現代文學
发表于2025-01-05
哀悼日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母親是羅蘭.巴特的最愛
在她過世後,他用生命寫下了這些手札…
330篇生前未發表札記
一部獻給母親的戀人絮語
1977年10月25日,巴特母親逝世的翌日起,巴特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的喪慯--隨手誌於紙片上。
喪母劇痛,讓巴特面對自己的死亡,也重新思考遺忘、勇氣、時間、書寫等許多生命課題。他照常上課,完成許多寫作計畫、旅行講學,與朋友談笑,不讓人察覺他的悲慟,只有在日記裡,他卸下了武裝。他不再是理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語言學家,而回到「家常」,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張照片都能讓他淚水潰堤。
書中330篇按序編入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惶惑、恐懼、糾葛的巴特。他充滿矛盾:他渴望孤獨,又需要朋友;他悲傷得萬念俱灰,卻能神智清明地審視自己;他不斷對語言的限制與虛妄提出質疑(即使書寫達到極致仍是徒然),但他唯一的救贖--也只能是書寫。他想掙脫悲慟,重拾平靜;一方面又樂於沉溺其中,因為只有在悲慟之中,他才能與母親同在。
這本日誌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及同時期作品如《明室》等等,它們是巴特於喪母心情影響下所撰寫的,而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羅蘭.巴特
( 1915/11/12-1980/3/26)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在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出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巴特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影響,應用更廣及電影、廣告、音樂、時尚、設計、建築等領域。
開始於 Jan 31, 2012 結束於 Jan 31, 2012
评分那种悲伤我们无法获得或表达.
评分偶然翻到的一本。阿嬷去世一年有余,我没有办法完整写完关于她的一篇文章。这很难,因为每想起的细节,都会让你哽咽,无法再有逻辑地组织语言。——这碎片化是真实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都只是碎片。
评分“直接” “ 重复的袭来 ” 有几页实在让我不能自己
评分偶然翻到的一本。阿嬷去世一年有余,我没有办法完整写完关于她的一篇文章。这很难,因为每想起的细节,都会让你哽咽,无法再有逻辑地组织语言。——这碎片化是真实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都只是碎片。
——罗兰巴特的最后悲伤 超越一切就是归于平凡,永恒就是绝望,慈悲就是悲伤。 这是一部由语词、不连贯的句子构成的书,它甚至类似一幅心电图,读者需要通过这些日记中反复出现、变动甚微的词语来推测罗兰巴特整体的心理变化。 但是,破碎的形式与结构却无损...
评分1 我没读止庵的《惜别》,视频里听他讲,母亲去世后,他花了2年(?)的时间将这种“惜别”之痛写出来,算是惜别母亲,也算是将自我从某种悲痛中解救出来。《惜别》写完,止庵坦言,并无什么用。 2 是否有一种情绪,最终刻在你生命里,从生到死,你都有一种背负之感,难以呼吸...
评分1 我没读止庵的《惜别》,视频里听他讲,母亲去世后,他花了2年(?)的时间将这种“惜别”之痛写出来,算是惜别母亲,也算是将自我从某种悲痛中解救出来。《惜别》写完,止庵坦言,并无什么用。 2 是否有一种情绪,最终刻在你生命里,从生到死,你都有一种背负之感,难以呼吸...
评分不做姿态的爱 不矫揉造作,只是去爱 只有亲人——母亲—— 那是绝对稳定的存在 因为有这样的经验所以我们才会对纯粹的爱情有着憧憬和渴望 但我们在打心眼里希望爱情也同样稳定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不相信它会稳定 于是我们需要证明,我们需要姿态——只有互相印证,姿态才能成...
评分今日谷雨,傍晚的时候,有了些雨意,此刻,我读完了《哀痛日记》。 罗兰·巴尔特从1977年10月26日即其母亲因病去世的翌日开始记起,至1979年9月15日结束。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作者在330张纸片上零碎地记录下了这些简短而沉痛的话句,记录下了他的哀痛经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以...
哀悼日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