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国模式”》所传播的现代知识,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定式,为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今天,中国又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关头,如果说,当年的思想启蒙重在传播现代理念,为骤然而来的改革提供思想力量,那么,博源基金会作为思想启蒙的传承者,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则旨在集近30年来实践、研究与探索之成果,寻求对今天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共识。
丁学良,男,出生于皖南农家。在国内断断续续地受过不完整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幸得恩师推荐,于1984年获匹兹堡大学“校长奖学金”赴美国求学。于1985年获“哈佛大学奖学金”和福特基金会“个人研究奖金”,入哈佛大学攻读,于1992年春获该校博士学位,随后在环太平洋地区从事比较现代化方面的研究和教学;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转型社会、比较发展、全球化、大学制度。
看完了丁学良的《中国模式:赞成与反对》,港版。内地版本叫《辩论“中国模式”》。 高屋建瓴的搭了一个理解中国体制的架子。 如果去香港,强烈推荐入手。 看零零碎碎的书、报道,和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题目。 都像是玩乐高的孩子,看到了一个个的局部,搭出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模子...
评分就像学者做论文一样,对“中国模式”进行的的剖析相当严谨、犀利。 从什么是“中国模式”,到形成的内外原因,进而到中国模式的效果,指出沉重的代价,与未来的难以为继,直至给出替代方案,以及替代方案的阻力,最后指出替代方案的意义。 作者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角度切入...
评分读丁学良教授的文章,总能找到共鸣的感觉。读过他的《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文笔犀利,洞察深刻。这次读他的《辩论中国模式》也有一种酣畅淋漓,拿起就放不下的感觉。 丁教授将中国模式归纳为三大体系,即列宁主义式的一党专政的权力架构,强力的社会控制体系和受政...
评分看完了丁学良的《中国模式:赞成与反对》,港版。内地版本叫《辩论“中国模式”》。 高屋建瓴的搭了一个理解中国体制的架子。 如果去香港,强烈推荐入手。 看零零碎碎的书、报道,和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题目。 都像是玩乐高的孩子,看到了一个个的局部,搭出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模子...
评分虽然难说深刻,有些地方还停留在对现象的罗列和分类归纳,缺乏对于动力机制的真正探讨。但是,延续丁的一贯风格,不带遮拦、不捣浆糊、清晰明了、坚持普世价值,对于该书所讨论的主题而言,具备了此种特点的论述,总能让人有所收益。
好看是好看,但现在看起来,似乎又有点过时了。
评分:D616/1293
评分骂了半天共产党 突然又鼓励我军去伏击一个美军小舰队 啥玩意儿啊
评分老生常谈,没有新意。
评分邹恒甫处得知丁学良,丁学良处八卦王小波~~葡萄酒爱好者,瞧瞧人家的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