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通释

中国文化史通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34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35998
丛书系列:三联学术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历史
  • 文化
  • 文化史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文化史
  • 中国
  • 余英時
  • 中国文化史
  • 历史
  • 中国
  • 传统文化
  • 古代史
  • 典籍
  • 文明发展
  • 思想史
  • 通识教育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集结了12篇论文,全是关于中国文化史的探讨和论断,每一篇都集中在一个特殊的面相上面。思想、政治、商业、宗教、民间文化、文学、医学、科学、艺术、科举、侠等尽在其中,涉及的范围相当广阔。且每一篇论文都是从宏观角度对中国文化史的某一面相提出一种长程的贯通解释。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同时看到中国文化的常中之变和变中之常。

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年生,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9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予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目录信息


1 综述中国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
2 从政治生态看宋明两型理学的异同
3 近世中国儒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4 中国宗教的入世转向
5 明清小说与民间文化 柳存仁《和风堂新文集》序
6 原“序”:中国书写文化的一个特色
7 古代思想脉络中的医学观念 李建民《生命史学》代序
8 环绕着“李约瑟问题”的反思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序
9 从“游于艺”到“心道合一” 《张充和诗书画选》序
10 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11 侠与中国文化
12 关于中日文化交涉史的初步观察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粗粗看了一遍,只是历史的堆砌,故纸堆里翻出的事情,没有什么新观点,作为普及型书还行,但不必叫《中国文化史通释》这样大的名字。中国文人的通病,用一本书解释另一本书,思路狭窄,不能从人文的角度解释一些思想。不好意思,个人浅见而已。

评分

我粗粗看了一遍,只是历史的堆砌,故纸堆里翻出的事情,没有什么新观点,作为普及型书还行,但不必叫《中国文化史通释》这样大的名字。中国文人的通病,用一本书解释另一本书,思路狭窄,不能从人文的角度解释一些思想。不好意思,个人浅见而已。

评分

余英时《综论中国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和《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这两篇文章,实际上可以算作提纲性质的作品。讨论的是同一个主题,使用的是不同的线索。同一个主题,我归纳为“对传统中国士、道关系的考察”。士,就是广义的知识阶级。道,就是为知识阶级所承载和追求的一种...  

评分

余英时《综论中国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和《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这两篇文章,实际上可以算作提纲性质的作品。讨论的是同一个主题,使用的是不同的线索。同一个主题,我归纳为“对传统中国士、道关系的考察”。士,就是广义的知识阶级。道,就是为知识阶级所承载和追求的一种...  

评分

我粗粗看了一遍,只是历史的堆砌,故纸堆里翻出的事情,没有什么新观点,作为普及型书还行,但不必叫《中国文化史通释》这样大的名字。中国文人的通病,用一本书解释另一本书,思路狭窄,不能从人文的角度解释一些思想。不好意思,个人浅见而已。

用户评价

评分

高屋建瓴之作,隐隐然的大师气象~

评分

| K203-53 /Y75C

评分

《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那篇写的最差.

评分

给余英时这位通儒十星都不为过!

评分

在上海古籍书店翻了小会,把没看过的几篇消灭了,看完后理解为什么找董桥作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