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通释

中国文化史通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英时1930年生,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9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予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余英时
出品人:
页数:34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35998
丛书系列:三联学术
图书标签:
  • 余英时 
  • 历史 
  • 文化 
  • 文化史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文化史 
  • 中国 
  • 余英時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集结了12篇论文,全是关于中国文化史的探讨和论断,每一篇都集中在一个特殊的面相上面。思想、政治、商业、宗教、民间文化、文学、医学、科学、艺术、科举、侠等尽在其中,涉及的范围相当广阔。且每一篇论文都是从宏观角度对中国文化史的某一面相提出一种长程的贯通解释。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同时看到中国文化的常中之变和变中之常。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 想讀余英時, 因為在讀《中國現代思想起源》時, 發現讓書經常 quote 余英時及勞思光, 加之余久不久會就香港時局發表評論, 對他有些親切感, 故想挑戰自己找來一讀。 - 在樂文書店的書櫃上, 有十本八本余的書, 一時不知如何下手, 後來見這本書名為"通釋", 想來較易讀, 而且有不...  

评分

这是一本关于文化的书,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涉及的方面比较广,而且它对中国文化史的探讨角度是很有特点的,学习历史专业的同学很应该去看看这本书,它也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史的一个串连,看了它之后。我相信你学起中国古代史会更加轻松。  

评分

评分

久闻余英时先生是大师钱穆的徒弟,这本《中国文化史通释》足见余先生的国学功底。刚刚开始阅读余先生的大作,每一节的信息量庞大以至包揽万象,挑灯细读之更觉发人深省。 第一篇关于中国思想上的四大突破让我不得不佩服余老的学识。余老将中国思想史的进程分为了四大重大突破...  

评分

这是一本关于文化的书,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涉及的方面比较广,而且它对中国文化史的探讨角度是很有特点的,学习历史专业的同学很应该去看看这本书,它也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史的一个串连,看了它之后。我相信你学起中国古代史会更加轻松。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总想着某些东西我是一定要在中学课堂上插进去……

评分

我总想着某些东西我是一定要在中学课堂上插进去……

评分

大部分在其他地方读过。医药,书画,科技,中日文化比较,皆非余先生本色当行。倒不如董桥先生的前序,作得有味道。

评分

最近看书都比较杂,不光是书的种类还是每本书的内容,打算转看点专著。本书范围很广,取了多种面向做通论,但不适合初入门的泛览,因为我觉得稍偏,勿宁说对一些知其就里者作文化侧面的参证。最后一章论中日文化交涉,与我前月看的葛兆光宅兹中国颇可互相参考比较,极有意思。另推荐第六、第十两篇。

评分

余英时的思想史作品,往往可以翻译成知识分子史研究,或者古代士大夫研究,设计思想的部分,其实可以转化成学术思想史,因此,这部书选取了余英时对于中国历史中士大夫在政治、商业、学术、文学、艺术、科举,甚至包括武术等方面的研究,汇集成一部论文集。余英时大部分著作,都是以论文集的方式出版,缺乏真正意义的著作。钱穆是非常善于写书,写论文远不如写书来的流畅。反观余英时的著作,基本上都是研究论文和序言构成的著作,这样的作品能够看到纵深,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就不够了。如果将钱穆的《国学概论》与《中国文化史通释》相比较,我们就能看出钱穆的学术基础建立在中国学术的分析和思考上,而余英时的中国文化史概念,则是基于别人的研究基础上,缺乏从中国文化自身总结出思想文化通识的能力。从这一点上,余英时无法与钱穆比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