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英時1930年生,安徽潛山人。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生,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中國史教授、耶魯大學曆史講座教授、康奈爾大學第一任鬍適講座訪問教授,現為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1973—19759齣任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頒授予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奬(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數十種。
本書集結瞭12篇論文,全是關於中國文化史的探討和論斷,每一篇都集中在一個特殊的麵相上麵。思想、政治、商業、宗教、民間文化、文學、醫學、科學、藝術、科舉、俠等盡在其中,涉及的範圍相當廣闊。且每一篇論文都是從宏觀角度對中國文化史的某一麵相提齣一種長程的貫通解釋。隻有如此,我們纔能同時看到中國文化的常中之變和變中之常。
久闻余英时先生是大师钱穆的徒弟,这本《中国文化史通释》足见余先生的国学功底。刚刚开始阅读余先生的大作,每一节的信息量庞大以至包揽万象,挑灯细读之更觉发人深省。 第一篇关于中国思想上的四大突破让我不得不佩服余老的学识。余老将中国思想史的进程分为了四大重大突破...
評分虽然只是一些文章的合集,但书中所涉无论思想史、儒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宗教入世转向、明清小说还是医学、科学、科举、侠文化及中日文化交涉,都以极简文字描绘出中国文化不同的面向。这些面向之间,可以看到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它们共同拼凑出一个整体的文化面貌。读书...
評分2009/12/20 傅青主的《霜紅龕集》七十年代我在英國學院圖書館裏粗粗翻讀過。編校余英時先生的《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是八十年代了,想再看看找遍書肆找不到。今年中秋家鄉來的親戚說泉州家裏還存着一函舊線裝本,回去找出來郵寄給我。親戚這趟帶了傅青主一幅字給我欣賞,說是...
評分- 想讀余英時, 因為在讀《中國現代思想起源》時, 發現讓書經常 quote 余英時及勞思光, 加之余久不久會就香港時局發表評論, 對他有些親切感, 故想挑戰自己找來一讀。 - 在樂文書店的書櫃上, 有十本八本余的書, 一時不知如何下手, 後來見這本書名為"通釋", 想來較易讀, 而且有不...
評分虽然只是一些文章的合集,但书中所涉无论思想史、儒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宗教入世转向、明清小说还是医学、科学、科举、侠文化及中日文化交涉,都以极简文字描绘出中国文化不同的面向。这些面向之间,可以看到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它们共同拼凑出一个整体的文化面貌。读书...
我總想著某些東西我是一定要在中學課堂上插進去……
评分《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那篇寫的最差.
评分| K203-53 /Y75C
评分: K203-53/8946-1
评分都是序,還基本上年代往後水分越大,於是不厚道的想,三聯這套書其實是來騙錢的,騙錢的,還是騙錢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