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四岁时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不少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尔奎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
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中国北方的情人》是杜拉斯的代表作之一,是她得知初恋情人死去的消息以后,改写《情人》而成的。相对于《情人》,这部作品是更深情的描写,更缠绵的叙说,是杜拉斯的顶峰之作。
她用笔挑开自己的伤疤,新鲜的创面,慢慢涌出的腥甜的血液。绝望而坦白,冷静而淡定。这个杜拉斯的叙述。 绝望。有时我也会绝望。在阴暗的固执的寂寞中,感觉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如困兽一般,激烈的困惑之后。雾气氤氲的昏黄的湄公河,噪杂的码头。文弱优雅的中国阔少身上英国...
评分从同事处得到《中国北方的情人》,读起来似乎与《情人》无异。今天到豆瓣上来查,才知背景不同。此书是作者在得知中国情人去世后专门而写,在风格上对话较多,场景感较强,而且对于年少时的性乱也无所顾忌地有更多揭露。由此,也知自己的无知与粗疏。 我看《情人》是...
评分始终没有结束,永远没被遗忘。
评分后来她经历了战争、饥饿、亲人死亡、集中营、结婚、别离、离婚、写书、政治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又过了几年之后,他打来一个电话。是我。一听到这声音,她就认出是他。是我。我只想听听你的声音。她说:你好。
评分后来她经历了战争、饥饿、亲人死亡、集中营、结婚、别离、离婚、写书、政治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又过了几年之后,他打来一个电话。是我。一听到这声音,她就认出是他。是我。我只想听听你的声音。她说:你好。
评分一邊覺得寫得非常好,一邊覺得這種優雅的沉澀熟悉萬分。作者使用裂痕重重、內回反覆的文體,剌繡一次無度無底的絕對「純愛」,再一次認明文學創作之成功並非靠題材之偉大,「怎樣」去說故事更重要。故沒有人能以同樣溫水般纏綿的筆觸去寫「愛」。像一個少女沉沒到湖底臨近窒息吐出的寶石之作。
评分始终没有结束,永远没被遗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