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制的演变

德国联邦制的演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童建挺
出品人:
页数:29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1-1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059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德国
  • 政治学
  • 联邦制
  • 德国研究
  • 联邦主义
  • 童建挺
  • 社科
  • 很贵的德国书籍
  • 德国联邦制
  • 政治制度
  • 宪法发展
  • 历史演变
  • 联邦议会
  • 州权平衡
  • 民主体制
  • 法治原则
  • 联邦政府
  • 权力分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根据作者在德国收集的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运用突出政治行动者作用的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从德国联邦制的制度安排——主要是机构设置及联邦与州在立法、执行及财税等领域的权力划分——的变化及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联邦制怎样影响到联邦和州政府与政党的政治活动者,以及他们怎样在政治实践中运用联邦制的制度规定或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从制度上改变联邦制的内容这三个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1949年到2009年6月德国联邦制的发展过程、原因及其影响,并对其发展动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简介

童建挺,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在德国留学数年,发表学术论文、译文若干,目前主要从事政治制度和政党研究。

目录信息

序言
一、联邦制及德国联邦制的基本特征
二、研究战后德国联邦制演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国内关于德国联邦制研究的现状
四、战后德国联邦制发展的几个阶段
五、研究方法
六、章节安排
第1章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联邦制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一、德国联邦制的源起
二、1848年《圣保罗教堂宪法》——现代德意志联邦制国家的蓝图
三、1871年帝国——德国第一个现代联邦制国家
四、魏玛共和国的联邦制——分权的单一制
五、联邦制的覆灭——第三帝国
第2章联邦德国的诞生(1945-1949)
一、盟军对德国重建的设想和做法
二、西占区的基本状况
三、德国各派政治力量对未来国家结构形式的设想
四、议会委员会关于联邦制的主要争论
五、《基本法草案》的通过和联邦德国的建立
第3章德国联邦制的起点——1949年《基本法》确立的联邦制
一、《基本法》中的联邦制原则
二、联邦和州之间的权力划分
三、联邦与州之间的财政关系
四、联邦上院——德国联邦制的特有机构
五、联邦宪法法院——联邦制国家的保障和联邦争端的仲裁人
六、1949年《基本法》的联邦制模式——复合联邦制
第4章联邦制度国家的单一化(1949——1969)
一、单一化的内涵
二、单一化的前提条件
三、单一化的策略
四、联邦上院地位的提高
五、各州之间的自我协调
第5章新合作联邦制和政治纠缠体制——1969-1990年的德国联邦制
一、合作联邦制与政治纠缠
二、1969年财政大改革的原因——财政制度
三、1969年财政大改革
四、财政制度和1969年之后的“合作”联邦制国家
第6章两德统一的挑战——从1990年到1994年宪法改革
一、民主德国的联邦化
二、两德统一的宪法选项
三、统一冲击
四、随着统一进行的联邦制改革
五、1994年宪法改革
第7章欧洲一体化的挑战
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其对德国联邦制的挑战
二、欧洲一体化与联邦制的维护
三、权力向欧共体的让渡及其后果
四、联邦上院对欧洲一体化的参与
五、《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一体化过程的延续和转折
六、各州参与欧盟事务的其他形式
七、欧洲制宪与德国联邦制
八、欧洲一体化与德国联邦制的未来
第8章改革、改革、再改革——从1998年联邦和州政府委员会到2007年第二联邦制委员会
一、合作联邦制和政治纠缠的问题
二、改革前奏
三、2006年联邦制改革
四、2009年联邦制改革
结语——德国联邦制的前景
一、联邦制——“一种动态的制度
二、德国联邦制的调整能力
三、德国联邦制的前景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为国家组织的一种结构性原则,联邦制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政治学概念。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人们能发现联邦制国家在不同方面的一些共同特征。譬如,从宪政角度看,在所有联邦制国家中,联邦及其成员都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并且这些权力受到宪法保护,任何一方都...

评分

作为国家组织的一种结构性原则,联邦制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政治学概念。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人们能发现联邦制国家在不同方面的一些共同特征。譬如,从宪政角度看,在所有联邦制国家中,联邦及其成员都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并且这些权力受到宪法保护,任何一方都...

评分

作为国家组织的一种结构性原则,联邦制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政治学概念。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人们能发现联邦制国家在不同方面的一些共同特征。譬如,从宪政角度看,在所有联邦制国家中,联邦及其成员都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并且这些权力受到宪法保护,任何一方都...

评分

作为国家组织的一种结构性原则,联邦制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政治学概念。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人们能发现联邦制国家在不同方面的一些共同特征。譬如,从宪政角度看,在所有联邦制国家中,联邦及其成员都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并且这些权力受到宪法保护,任何一方都...

评分

作为国家组织的一种结构性原则,联邦制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政治学概念。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人们能发现联邦制国家在不同方面的一些共同特征。譬如,从宪政角度看,在所有联邦制国家中,联邦及其成员都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并且这些权力受到宪法保护,任何一方都...

用户评价

评分

“谁掌握钱,谁就掌握权力”——如果各地区/地区-联邦间的财税制度与权力不相匹配,联邦制的改革就势在必行。每次联邦制改革的起因和主题都是财政制度。德国遗传了俾斯麦以来不喜议会制的基因——即为抑制议会权力而产生的联邦上院。联邦上院成员由各州政府指派,其合法性间接地来自选民,却直接来自各州政府。它骨子里更切近地区行政,却介入了联邦立法。战后,联邦上院权力扩大,各州通过上院拥有左右联邦政策的机会,因此联邦与各州之间更容易通过“政治纠缠体制”达成妥协的共识,使联邦内部整齐划一,形成合作型联邦制。其缺陷则是联邦与各州之间行政权力划分模糊,联邦立法权膨胀,各州自由度和地区特点不强。两德统一以来,由于东德五州与原联邦州经济差距较大,加强各州地方权力的呼声增强,2006年改革后上院的权力更多地转向欧共体一边。

评分

“谁掌握钱,谁就掌握权力”——如果各地区/地区-联邦间的财税制度与权力不相匹配,联邦制的改革就势在必行。每次联邦制改革的起因和主题都是财政制度。德国遗传了俾斯麦以来不喜议会制的基因——即为抑制议会权力而产生的联邦上院。联邦上院成员由各州政府指派,其合法性间接地来自选民,却直接来自各州政府。它骨子里更切近地区行政,却介入了联邦立法。战后,联邦上院权力扩大,各州通过上院拥有左右联邦政策的机会,因此联邦与各州之间更容易通过“政治纠缠体制”达成妥协的共识,使联邦内部整齐划一,形成合作型联邦制。其缺陷则是联邦与各州之间行政权力划分模糊,联邦立法权膨胀,各州自由度和地区特点不强。两德统一以来,由于东德五州与原联邦州经济差距较大,加强各州地方权力的呼声增强,2006年改革后上院的权力更多地转向欧共体一边。

评分

“谁掌握钱,谁就掌握权力”——如果各地区/地区-联邦间的财税制度与权力不相匹配,联邦制的改革就势在必行。每次联邦制改革的起因和主题都是财政制度。德国遗传了俾斯麦以来不喜议会制的基因——即为抑制议会权力而产生的联邦上院。联邦上院成员由各州政府指派,其合法性间接地来自选民,却直接来自各州政府。它骨子里更切近地区行政,却介入了联邦立法。战后,联邦上院权力扩大,各州通过上院拥有左右联邦政策的机会,因此联邦与各州之间更容易通过“政治纠缠体制”达成妥协的共识,使联邦内部整齐划一,形成合作型联邦制。其缺陷则是联邦与各州之间行政权力划分模糊,联邦立法权膨胀,各州自由度和地区特点不强。两德统一以来,由于东德五州与原联邦州经济差距较大,加强各州地方权力的呼声增强,2006年改革后上院的权力更多地转向欧共体一边。

评分

“谁掌握钱,谁就掌握权力”——如果各地区/地区-联邦间的财税制度与权力不相匹配,联邦制的改革就势在必行。每次联邦制改革的起因和主题都是财政制度。德国遗传了俾斯麦以来不喜议会制的基因——即为抑制议会权力而产生的联邦上院。联邦上院成员由各州政府指派,其合法性间接地来自选民,却直接来自各州政府。它骨子里更切近地区行政,却介入了联邦立法。战后,联邦上院权力扩大,各州通过上院拥有左右联邦政策的机会,因此联邦与各州之间更容易通过“政治纠缠体制”达成妥协的共识,使联邦内部整齐划一,形成合作型联邦制。其缺陷则是联邦与各州之间行政权力划分模糊,联邦立法权膨胀,各州自由度和地区特点不强。两德统一以来,由于东德五州与原联邦州经济差距较大,加强各州地方权力的呼声增强,2006年改革后上院的权力更多地转向欧共体一边。

评分

“谁掌握钱,谁就掌握权力”——如果各地区/地区-联邦间的财税制度与权力不相匹配,联邦制的改革就势在必行。每次联邦制改革的起因和主题都是财政制度。德国遗传了俾斯麦以来不喜议会制的基因——即为抑制议会权力而产生的联邦上院。联邦上院成员由各州政府指派,其合法性间接地来自选民,却直接来自各州政府。它骨子里更切近地区行政,却介入了联邦立法。战后,联邦上院权力扩大,各州通过上院拥有左右联邦政策的机会,因此联邦与各州之间更容易通过“政治纠缠体制”达成妥协的共识,使联邦内部整齐划一,形成合作型联邦制。其缺陷则是联邦与各州之间行政权力划分模糊,联邦立法权膨胀,各州自由度和地区特点不强。两德统一以来,由于东德五州与原联邦州经济差距较大,加强各州地方权力的呼声增强,2006年改革后上院的权力更多地转向欧共体一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