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荣,1962年生于江苏无锡,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1998年毕业于德国波恩大学,获中亚语言文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哈佛大学印度梵文系合作研究员、洪堡大学亚非研究所代理教授、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合作研究员等。主要从事西域语文、历史,特别是西藏历史、藏传佛教和汉藏佛学比较研究。
本书所录系作者对国学、“西藏问题”和学术方法等热点问题的思考,发表以来深受学界和文化界好评。作者的“大国学”理念别具一格,对“语文学”的阐释和倡导发人深思。长达十六年的海外游学经历,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使作者对国际视野中的“西藏问题”有非常透彻和独到的见解。通过对一个西方后现代的乌托邦神话——“虚拟的西藏”(即香格里拉)的解构,作者为世人理解西藏、西藏文化和所谓“西藏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933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希尔顿的人发表了一部题为《失落的地平线》的小说,讲述的是二战前一架英国使馆派出的飞机被劫持到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当飞机迫降在雪山丛中时,飞机上的四个人发现这个名为“香格里拉”的地方竟是一个难得的世外桃源。雪山丛中有一个“蓝月...
评分1933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希尔顿的人发表了一部题为《失落的地平线》的小说,讲述的是二战前一架英国使馆派出的飞机被劫持到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当飞机迫降在雪山丛中时,飞机上的四个人发现这个名为“香格里拉”的地方竟是一个难得的世外桃源。雪山丛中有一个“蓝月...
评分【Kindle自动整理】 (以下序) 据我所知,他(沈卫荣)用德文发表的博士论文《一世达赖喇嘛根顿珠巴班藏波(1391—1474)的生平和历史意义:格鲁派和达赖喇嘛制度史研究》,被认为是国际藏学界研究格鲁派早期政治、宗教历史和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列之形成的经典之作;另一专著...
评分1933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希尔顿的人发表了一部题为《失落的地平线》的小说,讲述的是二战前一架英国使馆派出的飞机被劫持到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当飞机迫降在雪山丛中时,飞机上的四个人发现这个名为“香格里拉”的地方竟是一个难得的世外桃源。雪山丛中有一个“蓝月...
评分这是一本足够深邃的散文集,作者有非凡的学养,在本书中,他直面西藏问题,从历史、文化、传说、符号学等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比丰富的香格里拉。 本书看点有三:首先,出文入史,资料扎实,功力深厚,涉笔成趣处,往往是读者闻所未闻的东西,可谓大广视野,大增...
这本随笔算是“不平则鸣”之作吧,因而有时下笔会比较重。像我们会看到他抨击顾彬时自况为纯粹的“朴学”“语文学”者;而下文又转而强调其实学问走"理学“还是”朴学“之路,看个人性情适合就行,前者要免于空疏,后者要脱去匠气。也许他对顾彬显得意气用事,但是作者长期在国外的压抑心境需要理解。我现在其实相比与其扎实的藏学著作,运用东方主义等理论并非其优长(沈对理论还是有警觉的),此书的看点主要在其介绍的现实、著作、感慨。
评分太专业的东西就不明白了,泛览一遍还是长了不少姿势。吐槽很多。
评分主旨一:鼓吹传统语文学方法;主旨二:批判西方西藏想象中的东方主义。观点算不得新颖,趣味也算不得奇崛,但确实言之有物。
评分这本随笔算是“不平则鸣”之作吧,因而有时下笔会比较重。像我们会看到他抨击顾彬时自况为纯粹的“朴学”“语文学”者;而下文又转而强调其实学问走"理学“还是”朴学“之路,看个人性情适合就行,前者要免于空疏,后者要脱去匠气。也许他对顾彬显得意气用事,但是作者长期在国外的压抑心境需要理解。我现在其实相比与其扎实的藏学著作,运用东方主义等理论并非其优长(沈对理论还是有警觉的),此书的看点主要在其介绍的现实、著作、感慨。
评分多为发在《文景》上的文章,内容或有重复,不过纠正了许多关于藏传佛教和密宗的常识性误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