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作手迴憶錄》是一本精彩的人物傳記,記述瞭一位幾百年一遇的金融市場交易與投資天纔——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auriston Livermore,1877-1940年)的人生、夢想、事業和財富的故事,情節起伏跌宕、激動人心。
當事人迴憶往事的年歲在45、46歲(1922-1923)。他從14歲開始從股票經紀行營業部的小夥計做起。很快便專門從事交易。他的一生既以交易為事業而追求事業成功,又以交易為依托而滿足遠超過溫飽水平的生活需求,股票、商品的交易和投資是他人生的全部基礎。45、46歲年華,正是事業興旺、思想成熟、年富力強的好時候。
點擊鏈接進入英文版: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傑西•李佛魔(1877—1940,Jesse Livermore)
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操盤手之一,“美國最偉大的股票投機客”,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迅速地集聚財富又迅速地失去財富,破産之後又再東山再起,他最輝煌的頂峰時期是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他因做空而獲利一億美元。
但最終他選擇瞭自己最陶醉的方式在1940年做空瞭自己,作傢們的猜測是:他已經沒有什麼值得追求的瞭。他的墓誌銘寫著:“他的去世為一個時代劃上瞭句號。他的功過任由後人評說。”
傑西•李佛魔的人生給後人很多啓示,人生的目的並非從股市中獲利,投資者需要建立更加開放的價值目標。巴菲特建立慈善基金會,索羅斯推廣開放哲學,他們或許從利文摩爾身上學到很多。但無論如何,他們對自身所處時代的股市影響力都無法超越利文摩爾,或許後人無人可及。
埃德溫•拉斐爾(1871—1943,Edwin Lefèvre)
美國記者、作傢,大學期間希望成為采礦工程師,卻在十九歲那年開始記者生涯,並從事股票經紀人職業,隨著父親的去世,他繼承遺産成為一名獨立投資人。在53年的寫作生涯中,共齣版瞭八部作品。
看金融类书籍向来严格挑选,一是由于各种未被检验的、乱七八糟的金融理论相互矛盾;二是由于即使碰到了本好书,也由于垃圾翻译的糟蹋,使得心情无比不畅快。 印象中的股票作手(或者按中国话,叫操盘手?)是个和时间比赛的人,是和“秒”竞争的人,和我的性格严重背...
評分我现在明白了比格斯为什么说一遇到“困难”就说看看LIVERMORE的书,一是找找办法和对策(看看古代高手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二是(更重要的是)在LIVERMORE的书里/世界里有一本内在的力量:这就是专注和对自己的信心(也许说是对于自己只能从事这一行的信念比较确切)--...
評分Livermore,股市中的一个传奇。最终自杀,自杀时候只有1000美元的资产。 股市真的就是一个财富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轮回过程吗?人在股市真的就是只是做过山车被市场玩弄于鼓掌之见吗?那么认真研究市场和人的心态的努力是不是真的只是一种消遣?财富最终还是会清零? 我想Live...
評分[这不是书评]2012-01-09 查阅了对这本书若干版本的评价,最终选择了地震出版社的。芝麻的译文其实还是挺流畅的,但可能不是市场人士,所以有些个别的地方译得不很贴切,才读了第一章就发现有几处问题。于是准备再买本丁圣元的译作,可是当当和亚马逊都没现货了。然后打算...
評分全文引用自本书 有一年冬天在哈丁的营业厅,一小伙趾高气扬的家伙要花3万~4万美元买一件大衣——但是其中没有一个有福气穿上它。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位杰出的场内交易者——他后来成为世界闻名的一年领取1美元象征薪俸的人物——穿着一件水獭毛皮做里子的皮大衣来到交易...
豆友說得好,“你可能是一時的國王,但你永遠無法打敗市場”。
评分豆友說得好,“你可能是一時的國王,但你永遠無法打敗市場”。
评分"訓練一名股票交易者和訓練一名醫生差不多。學醫者必須花費多年來學習解剖學、生理學、藥物學及其他附屬的十幾門科目。先學習理論,再把終身時間都奉獻給實踐。" 嗯。
评分心理反省很有意義。後半部分大篇講他的莊傢手法,對散戶識彆主力有幫助。
评分賭徒必備:1,《迴憶錄》;2,《大時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