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夜》(或《各遂所愿》)是莎士比亚着名喜剧之一,约作于1600年,全剧五幕十八场。主要情节是:伊利里亚公爵奥西诺向奥丽维亚小姐求爱,屡遭拒绝。这时,一对孪生兄妹航海到伊利里亚,在附近海上遇难。妹妹薇奥拉改扮男装,投身奥西诺公爵家中为侍童,并充当了代他向奥丽维亚小姐求爱的使者。奥丽维娅对女扮男装的薇奥拉一见钟情,而薇奥拉却偷偷爱上了公爵。后来,奥丽维亚碰巧遇上薇奥拉的孪生兄长西巴斯辛,两人以误就误地结成夫妇。公爵也和薇奥拉终成眷属。全剧以兄妹相聚,情人结合而告终。
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6日在埃文河畔的英格兰小镇斯特拉特福受洗,是富商约翰·莎士比亚和他的妻子玛丽·阿登的第三个孩子。据推测,少年时期的莎士比亚就读过斯特拉特福文法学校,并在那里学习了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但历史学家不能确定莎士比亚具体的出生日期。
1582年,莎士比亚与安妮·哈撤韦结婚。这对夫妇在1583年有了女儿苏珊娜,两年后又有7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在1585年到1592年期间,莎士比亚住在伦敦。在那里,他先是当了一名演员,后来成为了剧作家。他的剧团即国王剧团,经常在环球剧场表演,莎士比亚是该剧场的股东之一。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7部戏剧、一些诗歌和大量的十四行诗。1611年,他离开剧场喧嚣的生活,归隐于斯特拉特福镇,住在镇上的第二大房子里,成为了一名乡绅。这之后,莎士比亚度过了5年平静的生活于1616年4月23日去世,葬于斯特拉特福的三一教堂。从他的时代到现在,莎士比亚一直被认为是英语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老弱会使聪明减退,可是对于傻子却能使他变得格外傻起来。 听见这种傻子的话也会那么高兴的聪明人们,都不过是些傻子们的应声虫罢了。 傻子有特许放肆的权利,虽然他满口骂人,人家不会见怪于他;君子出言必有分量,虽然他老是指摘人家的错处,也不能算为谩骂。 一个漂亮又靠不...
评分基于题目《第十二夜》——圣诞假期狂欢的最后一夜,引出另一个解读角度。 所谓"狂欢化",语出前苏联批评家 巴赫金 的一篇长长的论文。 狂欢化,首先狂欢,意思是狂欢节,含义是狂欢节所有人一起上街狂欢,互相开玩笑,没有那么多等级制度与人际交往的条条框框,所有人都能得到...
评分英国伊丽莎白时期喜剧的颠峰之作! 莎士比亚堪比当代爱情巨擘琼遥~ 各种巧合,各种美丽~ 2009年第一次演戏剧演Oliva,找了一个月的清高气质和不讨人厌的矫情性格。有人是Oliva控~不过很多是Viola控~有人控Duke的也是可以的。 总之,看了此戏剧,莎士比亚遥远的形象...
评分根据我美丽的老师、莎士比亚学者Linda Charnes,这本戏剧和性别意识、同性爱欲、异性爱欲有关,然而它的落脚点却并非在此。我们要关注的是:社会会对踏出它的规范之外的人做什么?它让他们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成为可怜的替罪羊(scapegoat)。仆人Marvolio妄想marry up,通过...
译得很精彩!只是无论怎样的翻译都会缺失词语的多重意义和莎士比亚巧妙的prose、blank verse间的转换,就显得不那么有趣了。
评分哈哈哈哈为什么当奥西诺公爵看到自己的仆人其实是女人以后就能瞬间爱上阿 对辛辛苦苦风花雪月爱得死去活来得奥利维亚瞬间移情别恋 也是神奇
评分看喜剧如果分析剧情和逻辑性就落入学院式的教条主义中了。 怎么让冲突一步步升级升华,最后又能戏剧性的收场。中间矛盾一直存在,但又从未失控,多有意思。^_^
评分第十二夜的梦里,是一场错误的喜剧,没有传统的反派,只有滑稽的角色。一见钟情便可谈婚论嫁,撕心裂肺转眼移情别恋。一支穿云箭,射破最稳定的恋爱三角,让同性之爱渲染文艺复兴的心情吧。可以说是轻浮又唐突,却有少见的自然和纯粹。
评分如果长得一样就可以直接替换那我们爱的到底是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