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萧公权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640
译者:
出版时间:2010-09-10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00230
丛书系列:大端文库
图书标签:
  • 萧公权
  • 政治思想史
  • 政治学
  • 思想史
  • 历史
  • 中国政治思想史
  • 政治
  • 中国
  • 中国政治思想
  • 思想史
  • 政治哲学
  • 儒家
  • 道家
  • 法家
  • 历史文献
  • 古代政治
  • 政治制度
  • 思想演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书按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概括为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与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三大部分;按政治思想的演变趋势,又分析为创造、因袭、转变及成熟四个时期,凡五编二十五章,上起先秦,下至孙文。本书采政治学的观点,用历史学的方法,略叙晚周以来两千五百年年间政治思想之大概;体例以时代为经,以思想派别为纬,取材以前人著作之最有理论价值者为主;叙述各家思想,力求客观之态度,偶有评论,也是意在辨明其历史上的地位,而不是任意抑扬,臆断得失。

书初成于一九四零年,五年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六十余年来,中外学子读之,引之,莫不奉为经典巨著。

作者简介

萧公权(1897—1981 ),字恭甫,号迹园。生于江西南安(今大县)。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康奈尔大学,主修政治哲学。1926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或兼任南方、国民、南开、东北、燕京、清华、北京、四川、光华、华西、政治等大学教授。1948年秋赴台,任台湾大学教授,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9月离台赴美,任华盛顿大学远东和苏联研究所客座教授,直至1968年退休。1981年11月4日卒于美国。 萧公权毕生从事政治学研究,尤其是政治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为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中国政治思想史》、《康有为思想研究》、《政治多元论》、《宪政与民主》、《中国乡村》等。全部著作由汪荣祖教授编为九卷本的《萧公权全集》。

目录信息

增订版弁言凡例绪论第一编 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创造时期 第一章 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地理分布 第三节 交互影响 第四节 时代先后 第二章 孔子 第一节 孔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从周与正名 第三节 仁 第四节 德礼政刑 第五节 君子 第六节 大同小康与三世 第三章 孟子与苟子 第一节 孟荀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民为贵 第三节 定于一 第四节 一治一乱 第五节 礼 第六节 治法与治人 第七节 天人之分 第四章 墨子 第一节 墨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兼爱交利 第三节 尚同 第四节 天志明鬼 第五节 尚贤 第六节 节用 第七节 非攻 第五章 老子与庄子 第一节 老庄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 第三节 无为而无不为 第四节 齐物外生 第五节 在宥 第六章 管子 第一节 管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尊君与顺民 第三节 以法治国 第四节 经俗 第五节 经产 第六节 经臣 第七章 商子与韩子 第一节 商韩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势 第三节 农战 第四节 法 第五节 术第二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袭时期 第八章 秦汉之翼与法 第一节 墨学之消沉 第二节 李斯 第三节 法家思想之余波 第四节 法儒之争胜与合流 第九章 贾谊至仲长统 第一节 儒学之复兴 第二节 贾谊 第三节 董仲舒 第四节 董子以后之天人论 第五节 桓谭至仲长统 第十章 《吕氏春秋》至王充《论衡》 第一节 道家与杂家 第二节 汉代之黄老 第三节 《吕氏春秋》 第四节 《淮南鸿烈》 第五节 王充《论衡》 第十一章 王弼至葛洪 第一节 魏晋老庄思想之背景及渊源 第二节 无为 第三节 无君 第四节 列子 第五节 葛洪 第六节 佛教所引起之争论 第十二章 韩愈柳宗元林慎思 第一节 唐代儒学之复盛 第二节 韩愈 第三节 柳宗元 第四节 林慎思 第十三章 唐朝五代道家之政论 第一节 唐代道教之尊崇 第二节 元结 第三节 无能子 第四节 罗隐 第五节 谭峭 第十四章 两宋之功利思想 第一节 宋代思想之大势 第二节 李觏 第三节 王安石 第四节 陈亮 第五节 叶逋 第十五章 元韦占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 第一节 司马光 第二节 苏洵苏轼及苏辙 第三节 邵雍 第四节 二程与朱陆 第五节 《忠经》第三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二转变时期(上) 第十六章 明代专制思想之反动与余波 第一节 刘基 第二节 方孝孺 第三节 张居正 第四节 吕坤 第十七章 王守仁与李贽 第一节 王守仁 第二节 李贽 第三节 西学之初来与失败 第十八章 明末清初之反专制思想 第一节 专制之覆辙 第二节 黄宗羲 第三节 唐甄 第四节 顾炎武 第十九章 王夫之 第一节 制度论 第二节 民族思想 第三节 吕留良与曾静 第二十章 太平天国 第一节 政治思想之消沉 第二节 太平天国政治思想之背景 第三节 太平天国之政治理想第四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下) 第二十一章 戊戌维新 第一节 戊戌维新之历史背景 第二节 康有为之政治哲学 第三节 大同之理想 第四节 康有为之维新论 第五节 谭嗣同 第二十二章 梁启超 第一节 身世与学术 第二节 世界大同与民族国家 第三节 民权与君宪 第四节 民治理论 第五节 进步思想 第二十三章 戊戌前后之维新思想 第一节 冯桂芬 第二节 张之洞 第三节 何启与胡礼垣 第四节 严复 第二十四章 辛亥革命 第一节 革命运动之勃兴 第二节 邹容《革命军》 第三节 同盟会时代之革命思想 第四节章 炳麟第五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成熟时期 第二十五章 孙中山(本编缺文)附录 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辑要凡例 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绪论引用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从文明野蛮的深层,才能理解华夷之辨,和历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正义性与优先性,以及华夏文明的优越性。 人类发展有两种截然对立的生态,一种是有独立地权、劳力、产权和贸易的普遍私有制生态,这种生态起源是自耕农文明,并发展为商业、工业、信息文明,为保护这种独立而就...

评分

萧公权的政治思想史非常经典。 这个版本是辽宁教育的万有文库系列,价格实惠,遗憾的是书里错别字比较多。 建议读新星版。那个版本贵一些,但是好多了。  

评分

此书是萧先生的代表著,萧先生学贯中西,读此书才能领略大家的魅力,恨不能与先生生于同一时代。此书上册细读了一半,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已然折服于先生的深厚学养: 一是对历史的宏观把握精准恰当,呈高屋建瓴之势,思想史的代表人物、总体脉络、基本走向、思想重点都一一厘清...  

评分

此书是萧先生的代表著,萧先生学贯中西,读此书才能领略大家的魅力,恨不能与先生生于同一时代。此书上册细读了一半,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已然折服于先生的深厚学养: 一是对历史的宏观把握精准恰当,呈高屋建瓴之势,思想史的代表人物、总体脉络、基本走向、思想重点都一一厘清...  

评分

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先生出生于一个恪守中国传统习俗的家族,从幼年直至中学,一直接受系统扎实的国学教育,为其后来学问的“通古今,贯中西”奠定了基础。1918年,萧公权先生考入了当时作为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他和当时在北平的青年学子们一样,参加了五四运...  

用户评价

评分

相比现在国内那些同类教材,实在不知道好多少倍。由于白文不白,翻看刘泽华那本。。。结果是果断回头啃这本

评分

@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的功力太深了,总结到位点评得当,没有唐德刚那么喜欢自己添油加醋,没有黄仁宇那么自我优越。叹服。关键是,“力求客观之态度,偶有评论也是意在辨明其历史地位而不是任意抑扬,臆断得失。”

评分

写论文的日子

评分

终于读完了~萧公权同学还真是大汉民族啊。

评分

很。。深奥。。。国文水平果然还是不过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