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导论:现象学运动的基本意涵
第一节 “现象学”的基本含义3
第二节 现象学的直接直观与本质明察6
第三节 现象学操作的具体步骤8
第四节 现象学:在逻辑学与心理学之间9
第五节 现象学:在实证主义与形而上学之间0
第六节 现象学:在思辨哲学与诗化哲学之间2
第七节 现象学:在现象主义与本体主义之间4
第八节 现象学对中国学术的可能意义6
第一章 感受的现象学:从胡塞尔到舍勒2
第一节 从意向体验到意向感受23
第二节 感受行为的意向性问题25
第三节 感受行为的非意向性问题29
第四节 对感受行为的另一种分析33
第五节 对奠基关系的另一种理解36
第二章 道德意识的三个来源4
第一节 三个来源的区分与伦理学的定位42
第二节 根据三个来源的划分来考察伦理思想史44
第三节 三种来源的道德意识之基本内涵47
第四节 区分道德意识三种来源的实际意义月
第五节 尾声56
第三章 道德本能与道德判断60
第一节 概念的描述定义60
第二节 道德本能6
第三节 自然主义伦理学的基础64
第四节 道德和语言的平行性67
第五节 道德生活的双重依据69
第六节 道德奠基关系70
第四章 从伪善现象看个体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分离73
第一节 对“伪善”的一种理解73
第二节 对“伪善”的另一种理解74
第三节 历史上的“伪善”现象75
第四节 “伪善”的一般定义76
第五节 个体内在伦理与社会外在伦理77
第六节 伪善产生的基本前提79
第七节 人之为善的根本80
第八节 总结82
第五章 良知:在“自知”与“共知”之间
——欧洲哲学中“良知”概念的结构内涵与历史发展84
第一节 引子:苏格拉底的84
第二节 良知作为善意86
第三节 良知作为知识或意识88
第四节 良知作为共知93
第五节 良知作为自知97
第六节 良知:在共知与自知之间101
第七节 尾声:真理与多数的问题107
第六章 聆听“灵异”还是聆听“上帝”?
——以苏格拉底与亚伯拉罕案例为文本的经典解释111
第一节 引子111
第二节 “灵异”作为内心的神旨114
第三节 “上帝”作为外在的主宰118
第四节 结语123
第七章 “全球伦理”的基础:同情之心的现象学分析125
第一节 作为全球伦理共识的金规则126
第二节 儒家视野中作为金规则前提的同情心128
第三节 西方视野中作为原本道德意识的同情131
第四节 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区分133
第五节 从个体良知到全球伦理的转变136
第八章 道德能力的先天与后天:羞恶之心的现象学分析139
第一节 引论:羞愧作为道德问题139
第二节 两种对羞愧的划分方式140
第三节 羞愧的先天性141
第四节 羞愧的后天性143
第五节 先天形式与后天质料144
第六节 羞愧的个体性和社会性145
第七节 生理羞感与心灵羞感147
第八节 几种羞感划分之间的关系148
第九节 羞感作为良知150
第十节 小结:三个结论151
第九章 崇敬与虔敬:恭敬之心的现象学分析152
第一节 语言学的解释153
第二节 思想史的回顾156
第三节 现象学的分析158
第四节 关于良知与知识关系的思考163
第十章 “伦常明察”作为现象学的方法支持:是非之心的现象学分析166
第一节 “伦常明察”与“明智”167
第二节 “伦常明察”与“义务意识”174
第三节 “伦常明察”与“良知”179
第四节 总结188
主要参考文献190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