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侠彼得•潘》由著名翻泽家杨静远根据英文版《小飞侠彼得•潘》翻译。《小飞侠彼得•潘》把离奇的幻想、仙人故事、惊险情节、讽刺幽默以及成年人的人生感叹,全都编织在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里。它像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戏,又像一首梦幻似的狂想曲。
1904年幻想剧本《彼得•潘》在伦敦首次公演,轰动一时,从此每年吲一天都在伦敦重新上演。
詹姆斯·巴里(1860-1937),英国剧作家和小说家,以创造不肯长大的男孩彼得·潘这一童话人物而闻名。巴里幼年时哥哥大卫意外身亡,其母悲痛欲绝,他本人也始终未从这次打击中完全恢复过来。他一生都希望重拾母亲遭受打击之前的幸福岁月,并因此在成年之后仍一直保留着强烈的孩童个性。这对他的写作,特别是《彼得·潘》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巴里于1937年去世,根据他的遗嘱,《彼得·潘》的版权赠给了伦敦的大奥曼德街儿童医院。
杨静远,著名翻译家。194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48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英语文学系,硕士。历任武汉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译著有《马克思传》、《马恩传》等四本(三人合译),《哈丽特·塔布曼》、《勃朗特姐妹研究》(编选译)、《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一家的故事》、《勃朗特两姐妹全集》(10卷)、《彼得·潘》、《柳林风声》、《英国名家童话》等。
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只有一个孩子除外。他的名字叫作彼得•潘,他是一个会飞的男孩儿。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并不嫉妒他,我只觉得有些悲哀。我不知道这是因为我已经不再相信童话,还是因为我其实很喜爱成长,尽管成长本身是一个蜕变的过程。 已经过了会相信童...
评分这一生,第一本让我哭的书.12岁的时候,最大的烦恼不过是期末考试.但是这本书抛给我一个事实,人人都是要长大的.除了"潘".书的最后部分作者写得甜蜜而哀愁,当看到温蒂长大了,忘记了怎么飞的时候,我哭了起来.始终都找不到一个完美的原因.就是面对"长大"这两个...
评分 评分和小王子一样是一本适合成人的童话 看完了,伤心的哭了,因为我长大了 如果能像彼得潘,生活也许都会是一场家家酒.只是扮演着一个角色, 在一个故事里面演出着悲与喜 哈,当时居然在里面看到了爱情...
评分1904年12月27日,英国伦敦约克公爵剧场。 詹姆斯·巴里的童话剧《肯辛顿公园的彼得·潘》首次上演。 小仙女叮叮铃(Tinker Bell)为了救彼得·潘吞下了胡克船长的毒药,伤心的彼得·潘对着观众大声喊道: “你们相信童话吗?如果相信,请鼓掌。”在经过了漫长如一生的沉默...
会想哭的 原来小飞侠这样的快乐的悲哀
评分2011-04-02 读过 还有“彼得潘在肯辛顿公园”这个前传,原来孩子都是鸟变来的,哈!
评分还有“彼得潘在肯辛顿公园”这个前传,原来孩子都是鸟变来的,哈!
评分妈妈,我爱你
评分小时候读这本书的时候非常向往书中的neverland,也羡慕彼得.潘可以永远保持小孩的样子。各种奇思妙想的情节全都编织在一本书中,给予读者欢乐和喜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