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童年在黑龙江畔度过。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人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

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万字,出版单行本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 《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迟子建作品精华》三卷。

曾获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目、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迟子建
出品人:
页数:27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0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73788
丛书系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图书标签:
  • 迟子建 
  • 茅盾文学奖 
  • 小说 
  • 中国文学 
  • 鄂温克族 
  • 矛盾文学奖 
  • 当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额尔古纳河右岸》内容简介:一九八一年春,茅盾先生遗嘱将自己的二十五万元稿费捐献给中国作家协会,作为基金,设立一个长篇小说奖,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为茅盾文学奖的缘起。其后二十多年中,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一直备受关注,影响甚巨。

我社自一九九八年春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先后收入在我社出版并获奖的十一部作品。“书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数年内多次重印。二○○四年冬,在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编辑出版了包括一至五届二十二部获奖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此后,伴随着茅盾文学奖评选的进程,新获奖作品我们将陆续予以增补,以完整地体现中国当代文学最高奖项的成果。

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的编辑过程中,对所有作品进行了文字校勘;一些以部分卷册获奖的多卷本作品,则将整部作品收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当我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又读完迟子建为这本书写的跋《从山峦到海洋》,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2008年结束了。别的人都在兴高采烈地作年终盘点,而我很落寞。整整这一年,除了年初集中精力把论文写完并答辩通过,别的一无是处。没有做成一件像样的事,没有认认真真读完...  

评分

从清晨到夜晚 ——试析《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自然意识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我”——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口吻,叙述了最后一个游猎民族、以放养驯鹿为生的鄂温克族的一个部落的一段“历史”。迟子建以一贯的温情娓娓道来,使...  

评分

自从看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出奇的发现许多的中国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影子——不知道是错觉,抑或是自己神经过敏?但也许是因为,它确实太有开创性了,凡是看过的人,不管作者或者读者,都难免要受到或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也许是因为中国的作家太想在国际文坛出...  

评分

往事在风中回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 这是一个经典的开场白。书中的“我”是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就在这絮絮叨叨的回忆叙述中,迟子建以家族史的视角,书写出了一个存在于额尔古...  

用户评价

评分

在当代以反现代、伪环保自然主义出现的文字是取巧的,是受有闲阶级欢迎的,但是文青绝不会自己体验这样的生活。只有高桥吾郎在印第安部落得到了勇士称号,打造了的民族风银饰广受欢迎,多么讽刺,只有物被留了下来。而以K对策生育以r对策养育下一代的部落,凋零也是必然的。

评分

在当代以反现代、伪环保自然主义出现的文字是取巧的,是受有闲阶级欢迎的,但是文青绝不会自己体验这样的生活。只有高桥吾郎在印第安部落得到了勇士称号,打造了的民族风银饰广受欢迎,多么讽刺,只有物被留了下来。而以K对策生育以r对策养育下一代的部落,凋零也是必然的。

评分

关于鄂温克民族的温情史志,一个女人对于原始部落的最真切的留恋。难以置信的是迟子建写作时一气呵成和全篇小说气贯长虹般的美丽。抛却她的种种警世价值而言,迟子建可以算作把男女之情写得最干净最曼妙的一位作家,一个严肃的写作者。那团燃烧在部落之间的火终于还是因为伐木工人、乡村干部、社会主义的侵入而苍老了、黯淡了、熄灭了。而围绕那团圣火展开的传奇故事却永远流淌在笔端。可以想象身在漠河老家的迟子建在三个月如此短暂的写作时间里,是如何贪恋于那些久远而动人的故事,贪恋于自己前世的记忆。

评分

读出了《百年孤独》和《活着》的味道,迟子建的文字充满了浪漫和忧愁。一部游牧民族的史诗之作,一部反思现代文明残酷侵略性的作品。文化的多元或许正是人类天性的多元之明证,如果寻求安定是写入人类基因的编码,那么迁徙、游牧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无可抗拒的远古召唤。

评分

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