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的情人》内容简介: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给毛榛和正文留下了很多疑问,关于生存、理想、情爱的追问,不过这个长篇怀旧也好,先锋也罢,展开的是已经折叠好了的80年代上半段的青春年华,无论多么矫情,毕竟是一代人中的一部分人的真实经历,那些刚刚走出灰蓝影像的小资情调,那些物质尚且贫乏岁月的奢华和放纵,都像一场让人产生幻觉的梦境,比起王安忆的《启蒙时代》,《1980的情人》似乎缺少了精神和思想上的历练,更多的是情欲的飘荡和世俗的挣扎。
于晓丹,祖籍山东荣成,生在洛阳,长在北京。在《外国文学评论》任过编辑。写过小说,做过翻译。出版过译著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菲雅尔塔的春天》以及雷蒙德·卡佛的《你在圣弗朗西斯科做什么》。
入手的《北京1980》 看了能有一半, 还是挺有年代感的。小说里描绘的画面感和人物的造型都是极强,才能让我一直看下去,并且还想着再多去了解那个年代一点儿。而且我也开始期待着《恋曲1980》这部文艺片了。今天我已经看完《北京1980》了,因为80年代距离我真的很遥远,这个时...
评分因为期待李现出演的恋曲1980,找来原著了解背景,昨天一口气读到凌晨三点读完。看完有点压抑,有疼惜,有愤懑,还有一堆问号没消除,但它就这样结尾了。不过现实不就是这样吗,你还沉浸在青春的回忆中还带有期待带有困惑时,它就那样定格着结束了,留下你或怀念或遗憾地随着时...
评分我一直对1980年有着特别的情感,当我们这个时代开始习惯于按照XX后对群体进行划分的时候,所有出生于带零的年头这一恳节儿上的人,是不是总是有着更加的复杂和特殊性呢,他们也许兼具着两个时代的性格,特别是生于80年代,既有着70的内敛,担当,也有着80的飞扬,随性,然后最...
评分入手的《北京1980》 看了能有一半, 还是挺有年代感的。小说里描绘的画面感和人物的造型都是极强,才能让我一直看下去,并且还想着再多去了解那个年代一点儿。而且我也开始期待着《恋曲1980》这部文艺片了。今天我已经看完《北京1980》了,因为80年代距离我真的很遥远,这个时...
评分看完小说“1980的情人” 我觉得我第一遍可能,不太懂。。。 正文,一直都不主动,所有发生实质关系里都不是他想要的,即使有谭力力;他那么拼命守护毛榛,却总觉得少了最后那个劲把她拽在手里 谭力力,她的不顾一切对正文的爱我是超级敬佩的,她选择一次一次的追寻正文的脚步,...
阅读的感受非常特别。80年代的时代印记和当下的时代印记协调得好,至少没看到某宝贝笔下寂寞如烟花的女子穿越回80年代,或者新时代的好青年沧桑成今天的大叔大妈……写到后面略显难以为继。
评分有点有趣。
评分80年代的人也很现代了
评分有点有趣。
评分里面的人物大都有共同的特性:纠结。既纠结于自己,也纠结于他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