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
In literature, a symbol is a thing that stands for or suggests something else by reason of relationship, association, convention or accidental resemblance, especially a visible sign of something invisible. [1] Sometimes, symbols are created by the artists...
评分“The Dead” What I have done and left undone hardly mattered. Success is unimportant and failure amounts to nothing. Life is insignificant and death of little consequence. -------------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
评分1904年6月10日,因赴母丧从巴黎回到故乡已一年的乔伊斯,在都柏林的拿骚街上邂逅了一个名叫诺拉.巴纳克尔的美丽女子,几天后,他们开始了约会。后来,他们跑到国外结了婚,生了一双儿女。为了纪念改变自己一生的这一天,乔伊斯就把《尤利西斯》的背景设在了1904年6月16日,由...
评分 评分这一篇评论对意象的分析实在很透彻: 关键词:内心顿悟 象征 成长 艺术创作 摘 要:短篇小说《偶遇》源于作者乔伊斯少年时代逃学去冒险的经历,展现了少年从幻想到幻灭,从自豪于拥有书本知识到认识到书本与现实差距的心理历程。本文揭示了这一历程所遭遇的关于社会和自...
乔伊斯的笔触细腻、克制、抽离、优美,抓得住最微妙的情绪瞬间、最具象征意义的时刻,把一个城市和民族的瘫痪写得入心。隐晦不过可读(比之尤利西斯)。但不同于所谓“批判现实”的小说,乔伊斯笔下僵死幻灭的情绪世界才真心是负能量。读过的最精致的短篇集子,可惜各种译本无论文字本身还是背景注释都太粗糙,极其影响理解,打算果断去读原版~
评分还是这个译本比较好
评分已经记不太清为什么读的这个版本啦……好像是翻译更好点?在都柏林特地买了本Dubliners,反而是回国快一年才看了译版。和写《尤利西斯》的乔伊斯简直不像同一个乔伊斯,非常贴近现实。在捕捉“触动心灵的瞬间”上无人能比,太精致了,可能是短篇小说巅峰的一种形式。《阿拉比》和《死者》喜欢到能背下来的地步(并不能)。不知为何,《都柏林人》里的都柏林给我的感受却更像那个雪夜里乘大巴抵达的阴郁的爱丁堡。
评分最喜欢『悲痛的往事』和『死者』。感觉有要表达的东西,具体的现在还说不出来。需要重新去看一遍再写点什么。
评分这是都柏林人最好的译本了,比王逢振的译本好看很多,这个译本的代序作者是孙梁和宗白,可是豆瓣上竟然有人把宗白当成宗白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