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文系的人:真是想你知道,文学是永恒感人的》共收二十二篇长短不等的文章,作者把它们分为三类:第一部是分文随笔类;第二部是赏析评论类;第三部是近年来翻译《源氏物语》的相关文章。作者之所以把这三种类型不同的文章收在一起,乃是因为尽管内容性质有别,却都是读中文系的人始终努力用功的三个方向。每个方向又与在台大读中文系的那一段日子有深厚而又温暖的关联,因此书名也已《读中文系的人》命之。
林文月(1933年-),台湾彰化县人,曾执教于台湾大学,担任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她的散文《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交谈》《拟古》《饮膳札记》等作品在台湾影响很大,多次获奖,部分篇章还被编入台湾语文教材;翻译的《源氏物语》目前为华语世界最优秀版本。曾获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文学奖项。
我读书很慢,况且近日开始工作,更是夺取了我平日中午的时间。每日也只有在公交车上那短短的二十分钟可以静心读书。 全本书一共耗时两周,几乎天天都放在包里。虽时间相隔已不短,但还是能记得清第一篇的故事。 开篇即是林文月与家人的闲适假日,台湾郊区的一晚生活,让久在城...
评分是为书名所吸引读了这本书。 书中的一篇就名《读中文系的人》。 其中提出的一个疑问:“何以今日文坛上找不到几位中文出身的人?中文系的人都在做什么工作呢?” 作者是这么回答的:“我想中文系的人最重要的任务是在传递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各个角度和立场,小心翼翼地承担我...
评分说来惭愧,知道林文月是因为安妮宝贝。虽然评论界说她堪与周作人,林语堂、张爱玲相提并论。 那时候安妮宝贝又刚出了本新书,全民骂声一片,更有诸多学识渊博者列举了种种模仿抄袭罪状。其中提到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高行健的《灵山》还有林文月译的《枕草子》。...
评分我读书很慢,况且近日开始工作,更是夺取了我平日中午的时间。每日也只有在公交车上那短短的二十分钟可以静心读书。 全本书一共耗时两周,几乎天天都放在包里。虽时间相隔已不短,但还是能记得清第一篇的故事。 开篇即是林文月与家人的闲适假日,台湾郊区的一晚生活,让久在城...
评分想读她翻译的《源氏物语》
评分第一部,散文随笔;第二部,文学赏析、评论;第三部,翻译《源氏物语》的相关文章。
评分写源氏物语几篇甚好,“我伸一伸腰,又做了一次深呼吸,自觉从来没有这样满足过,却也从来没有这样寂寞过”如此文字大概是林文月典型,平实沉着,但又有情其中。第二部分看得出是少年文笔,平平。就等林译《源氏物语》了。
评分第一部,散文随笔;第二部,文学赏析、评论;第三部,翻译《源氏物语》的相关文章。
评分想象这样的散文是繁文缛业之后心智弛而精神张时所写的,所以写作者不专门地对读者诉说,她只为一种珍藏和寄存去书写,在此,写作变成一件与精神同在的授命,这样的文学是面向了更庄肃的象体的,书写也保留了对最高格的承载的印记;昨晚还认同那位批评家所提的「民胞物与」的说法,现在却不这般认同,因为在「民胞物与」和林文月的散文之间确凿地存在一个无法辨析的沟壑,而如何在这道沟壑上架一座桥是批评家必须承担的;头脑里会想起班里几位女生,想着若谁成为林文月女士一般的知识分子如何如何;有一天,我也会有那么温馨那么饱满的书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