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本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生于上海,中国现代作家。漂泊于上海、香港、天津、美国,成就传奇一生。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1932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刊上发表了她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在该校刊发表她的第一篇散文《迟暮》。1934年,张爱玲完成《摩登红楼梦》,父亲张志沂为之撰回目。1943年和1944年的两年中,连续发表多篇轰动性的中短篇小说,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在沦陷时期的上海一举成名。1944年8月,胡兰成与张爱玲在上海秘密结婚。这之后,她又经历了与胡兰成的分手,以及其父去世等事情。于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并结识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赖雅……1967年10月8日,赖雅去世,张爱玲开始将清朝的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翻译成英文。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被发现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其遗物则由友人宋淇、邝文美夫妇处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张爱玲自传性散文遗稿首度公开
直观生动地了解张爱玲的生活及其人生中某个关键日子
◎了解张爱玲在农村过年以及农民生活等等细节
◎了解张爱玲人生中某个重要的日子
◎了解张爱玲传奇一生的第一手资料
★《异乡记》里有些散句,不需要context,也可以兀自燃烧。——刘绍铭
《异乡记》为张爱玲当年从上海到温州寻访胡兰成时写下的所见所闻。
书中记载了张爱玲在农村过年、看见杀猪、农民生活等细节,精练的文字佐于真挚的情感流露,使得通篇读来生动有趣,农村百景跃然纸上。
此外,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张爱玲人生某个重要关键日子,书中文字更成为她日后创作《倾城之恋》、《秧歌》、《怨女》,甚至是《小团圆》等作品的灵感来源。
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宋以朗表示:发表这篇轶稿的原因是,“《异乡记》的发表,不但提供了有关张爱玲本人的第一手资料,更有助我们了解她的写作意图及过程……”。
我买了很多被家人传为笑谈的东西,一张“古董”电脑桌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构造乍一看觉得巧妙有趣,细一想则顶顶荒诞不经。最近我把它改成专门看书的桌子,在试过各种坐具、姿势之后,还是正襟危坐于书桌前看书最舒适。 元旦日,订的张爱玲《异乡记》到了,封面和《小团圆》一...
评分有一种文字天生忧郁。比如张爱玲,比如杜拉斯,比如萨冈,比如三毛。即使是调侃,基调也不会变。然而,忧郁和温情也是不矛盾的。在一个大悲的衬幕下用小喜悦取暖,不正如冰冷的大而破的夜晚里盛开的蔷薇花吗? 张爱玲在《异乡记》中描写自己去“异乡”沿途的经历。大多都是穷...
评分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我读的张爱玲的第一本书。 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游记体散文,讲述一位“沈太太”由上海到温州途中的见闻。仅仅三万多字,薄薄100来页的书,我读的一点都不快。由于是未定稿,书中不免有不少漏洞,但结合她本人的一些生平事迹,大抵还是读出来了...
评分异乡如梦 顾文豪 刊于2010年12月16日《外滩画报》 张爱玲曾在五十年代初跟挚友邝文美说:“除了少数作品,我自己觉得非写不可(如旅行时写的〈异乡记〉),其余都是没法才写的。而我真正要写的,总是大多数人不要看的”,又说,“〈异乡记〉──大惊小怪,冷门,只有你完全懂”...
评分严格意义上讲,这是我读的张爱玲的第一本书。 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游记体散文,讲述一位“沈太太”由上海到温州途中的见闻。仅仅三万多字,薄薄100来页的书,我读的一点都不快。由于是未定稿,书中不免有不少漏洞,但结合她本人的一些生平事迹,大抵还是读出来了...
丽水走了一整天,那条在中国之外流着的清溪如今凡是坐慢火车路过必能看到,丽水风景再奇丽,但她“真是看够了,看伤了。”之后投宿地大约是青田吧?欣喜以为终于要看到永嘉部分,戛然而止......
评分读《秧歌》时大为震撼,觉得开天辟地、横空出世。原来里面许多经历在《异乡记》里便早有记录。
评分如果不是坑……张爱玲真是吐槽女皇,句句是槽,一路心境真切地在文字间反映出来。NB的句子果然俯拾皆是,密度这么高也不多见的。
评分每个女人的一生,大概总有一次如此义无反顾寻爱的旅途。有过激情便好。为什么观众一定要死死抓住结果不放。爱情的结果只有一种,犹如生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死亡。
评分丽水走了一整天,那条在中国之外流着的清溪如今凡是坐慢火车路过必能看到,丽水风景再奇丽,但她“真是看够了,看伤了。”之后投宿地大约是青田吧?欣喜以为终于要看到永嘉部分,戛然而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