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群言齣版社
作者:林語堂
出品人:
頁數:362
译者:
出版時間:2010
價格:2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8780561140
叢書系列:林語堂文集
圖書標籤:
  • 林語堂
  • 散文
  • 生活
  • 生活的藝術
  • 哲學
  • 隨筆
  • 中國文學
  • 散文隨筆
  • 生活
  • 藝術
  • 哲學
  • 修養
  • 自我提升
  • 簡約
  • 平衡
  • 日常
  • 智慧
  • 心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生活的藝術》:我們對於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闆,而無聊。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恒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隻要有一種藝術傢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瞭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裏保持著樸實真摯。

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於快樂的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餘者皆奢侈。”

隻有快樂的哲學,纔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瞭解人生的真意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鬆較快樂的態度。

如果我們在世界裏有瞭知識而不能瞭解,有瞭批評而不能欣賞,有瞭美而沒有愛,有瞭真理而缺少熱情,有瞭公義而缺乏慈悲,有瞭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麼可憐的世界啊!

那些有能力的人、聰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時,也就是最懦弱而糊塗的人,缺乏幽默傢的勇氣、深刻和機巧。他們永遠在處理瑣碎的事情。他們並不知那些心思較曠達的幽默傢更能應付偉大的事情。

著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義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火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醒覺
一 人生之研究
二 一個準科學公式
三 以放浪者為理想的人
第二章 關於人類的觀念
一 基督徒 希臘人 中國人
二 與塵世結不解緣
三 一個生物學的觀念
四 詩樣的人生
第三章 我們的動物性遺産
一 猴子的故事
二 猴子般的形象
三 論不免一死
四 論肚子
五 論強壯的肌肉
六 論靈心
第四章 論近人情
一 論人類的尊嚴
二 近乎戲弄的好奇:人類文明的勃興
三 論夢想
四 論幽默感
五 論任性與不可捉摸
六 個人主義
第五章 誰最會享受人生
一 發現自己:莊子
二 情智勇:孟子
三 玩世、愚鈍、潛隱:老子
四 “中庸哲學”:子思
五 愛好人生者:陶淵明
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
一 快樂問題
二 人類的快樂屬於感覺
三 金聖嘆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則
四 對唯物主義的誤解
五 心靈的歡樂怎樣
第七章 悠閑的重要
一 人類是惟一在工作的動物
二 中國的悠閑理論
三 悠閑生活的崇尚
四 塵世是惟一的天堂
五 運氣是什麼
六 美國三大惡習
第八章 傢庭之樂
一 趨近生物觀念
二 獨身主義——文明的畸形産物
三 性的吸引
四 中國式的傢庭理想
五 樂享餘年
第九章 生活的享受
一 安臥眠床
二 坐在椅中
三 談話
四 茶和交友
五 淡巴菇和香
六 酒令
七 食品和藥物
八 幾件奇特的西俗
九 西裝的不閤人性
十 房屋和內部布置
第十章 享受大自然
一 樂園已經喪失瞭嗎
二 論宏大
三 兩個中國女子
四 論石與樹
五 論花和摺枝花
六 袁中郎的瓶花
七 張潮的警句
第十一章 旅行的享受
一 論遊覽
二 冥寥子遊
第十二章 文化的享受
一 智識上的鑒彆力
二 以藝術為遊戲和個性
三 讀書的藝術
四 寫作的藝術
第十三章 與上帝的關係
一 宗教的恢復
二 我為什麼是一個異教徒
第十四章 思想的藝術
一 閤於人情的思想之必要
二 迴嚮常識
三 近情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读了两遍,要我说读后感还真的蛮困难。它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但是却不适用与所有的中国人。 难怪会有影评人读完后会想对唐人街的中国人鞠躬,中国人是不是真的那么具有禅的精神?融会在生活里面的?可是他接触了大多数的中国人...  

評分

評分

读书的艺术            作者:林语堂      文章来源:《林语堂文集》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  

評分

读书的艺术            作者:林语堂      文章来源:《林语堂文集》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  

評分

发现二三十年代好作家的一个方法是,找中学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在正文里被鲁迅骂过的文人,如果注释里还加了他生平简介,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好作家,比如林语堂。他以鲁迅的反面,不知民生疾苦的“帮闲文人”的面目出现。梁实秋的命运同上。徐志摩也被鲁迅骂过,但他的水平也...  

用戶評價

评分

也可以給這本書另取一名叫《理想的中庸》。 “所謂理想的哲學傢即是一個能領會女人的嫵媚而不流於粗鄙,能愛好人生而不過度,能夠察覺到塵世間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生活於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境地,而不仇視人生的人。”

评分

有些觀點不敢苟同

评分

讀此書的過程仿若與一個有趣的老頭聊天一般~

评分

懂得悠閑,纔能享受這個世界

评分

很多典型的中式思維,沒有想象的可以帶來思維激蕩的那般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