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荐 媒体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编辑推荐
《第七天》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温暖与冷漠、良善与邪恶、真实与荒诞、实有与虚无,交织成一部时代的寓言,余华写尽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悲哀。余华的写作,勇敢而不偏狭,幽默而不乏庄重。他的小说不仅揭示现实,也创造一种现实,并通过不断重释小说与现实的复杂关系,续写今日的文学中国。——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辞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
名人推荐
《第七天》某种意义上,打通了通向神性的一面。如果说它是一首歌,它一定是一支悲歌,如果说它是一部书,它就是一部时代的亡灵书。余华先生始终坚持为小人物写作,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写作,我非常赞赏和尊重他的写作态度。——张清华
这部小说是用诗的语言来写的,是余华不断试探文学、文学传统、文学艺术以及现实、个人之间复杂关系的成果,而我个人认为这探索是成功的。——张新颖
余华
1960年4月出生,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拿到书,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我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想一想这个“故事”。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于野,在这个没有一丝活气的故事里,所有人都已死去,魂魄流离失所无处栖息,仿佛活着就是为了讲述如何死去。生前的生活充满刻骨的压抑和忍耐,死亡的过程简单而爆裂,只有死后,在...
评分如果说前作《兄弟》是给许多热爱余华的读者以重重一击,或曰“下马威”的话,那《第七天》就是持续的创作信誉透支了。余华是国内作家中地位奇特的一位,先前自《许三观卖血记》之后,十年未有新作问世,若放在别人那里,或许会有世事纷纭、几被遗忘的遭际,但于余华,其潜在...
评分如果说前作《兄弟》是给许多热爱余华的读者以重重一击,或曰“下马威”的话,那《第七天》就是持续的创作信誉透支了。余华是国内作家中地位奇特的一位,先前自《许三观卖血记》之后,十年未有新作问世,若放在别人那里,或许会有世事纷纭、几被遗忘的遭际,但于余华,其潜在...
评分卡尔维诺说:”当我开始我的写作生涯时,每个青年作家都有一个明确的紧迫感,就是要表现他的时代,我满脑子良好的愿望,试图使自己与推动本世纪各种事件的那些无情的能量联系起来。不管是集体事件还是个人事件。我试图在推动我写作的那种富于冒险精神的、流浪汉小说式的...
评分第一时间拿到《第七天》,这部小说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时代感异常明显。读过余华的《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和《许三观卖血记》对余华的印象是旧时代的,基本局限在“毛时代”乃至向前推。这些作品在田间乡角、牧童牛羊、菜地粪桶、稻田渔船、阐述着故事的活动空间,至于让人错...
除去南方周末的部分,余华还是三言两语就能戳到我心窝的余华,死无葬身之地让我想到仲夏夜惊魂了。
评分更像是為了寫故事而塞進來的新聞。人物遍佈假惺惺的煽情,故也不像新聞,是余華為了表現「人間疾苦」而寫的小人物,只剩下扁平的苦難和淚水。
评分原来死无葬身之地才是人人平等之地…问题在七天里被一道道摆放了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永生,永生是因为没有葬地,何等荒谬和无奈。所以是没救了啊?
评分没有评论中的那么差。
评分没有评论中的那么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