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建築》是研究日本近代建築發展史的經典之作,代錶瞭20世紀60-70年代日本學者關於日本近代建築發展史的研究成果,並從日本社會、政治、經濟等角度詮釋這一階段的建築曆史,是對建築有興趣的人必備的一本書。
藤森照信,建築史傢,1946年生。東京大學生産技術研究所教授。著作包括《人類與建築的曆史》(築摩書房)、《天下無雙的建築學入門》(築摩書房)等。
黃俊銘,東京大學工學博士,現為颱灣中原大學建築所副教授。
“这工作,这心意,请让我继承下去。” 1.一直有两种力量相互咬合、平衡,一个不断地吸收新鲜事物,一个不断地发掘传统,好似东京与京都的隐喻。还有第三种平行的力量: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专门的技术改革(住宅改良、耐震、木造防火)。 2.日本的近代建筑体系(学术界,建...
評分在欧洲文化思想中,视建筑为人类文化与历史的代表观念根深蒂固,其他人文学科都希望在建筑尤其是古代建筑遗存中寻找自身学科的答案。而在东方文化中,建筑则没有承载除居住和象征意外过多的意义,这也造成了东西方在建筑史层面极不对等的情况,东方建筑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严重忽...
評分 評分亚洲的近代建筑,一度被建筑史学领域严重忽视,不少学者们粗率地认为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亚洲的建筑没有实质性发展,不过是照搬西方过时的样式,更缺少足可称道的理论。洋房?基本是殖民者们请有限的几个外国建筑师从本国抄来的。改良式的东西合璧?这种杂烩式的拼合一...
評分日本近代建築經過“無知”的擬洋風到英法德禦聘建築傢的教導,再到日本籍建築傢的學習和覺悟,最終在新藝術運動後走嚮世界一流。現代藝術是對古典(希臘和羅馬)樣式和哥特樣式以及由這兩種基本樣式衍生齣來的長達六個世紀的各國文藝復興式建築的顛覆,由植物-礦物-幾何-數學方程式的路徑最終迴歸最本質的心靈和感覺。建築行業裏,土木工程的曆史最悠久,亞洲建築史是土木匠人而不是建築傢書寫的;“建築傢”這個稱號由歐洲傳來,在19世紀中期開始正式影響亞洲,我們看日本的近代建築史,可以推斷與上海、廣州等最先開放的城市差不多;19世紀末期人們統一考慮起城市規劃的問題,這是順其自然的事,但規劃是社會學領域,建築是藝術領域,強行將後者塞進前者肯定會産生衝突。
评分陽颱不是歐洲的原産而是熱帶的福音,雨淋闆是寒帶的做法。氣球構造?中國也應該有類似的前半部分的建築史,後半部的曆史日本還是幸運的,軍國主義戰爭對建築人迫害並不厲害。
评分1900年後 特彆是1920年分離派後的日本建築 真是蛻變啊
评分厲害!
评分實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