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森照信,建筑史家,1946年生。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教授。著作包括《人类与建筑的历史》(筑摩书房)、《天下无双的建筑学入门》(筑摩书房)等。
黄俊铭,东京大学工学博士,现为台湾中原大学建筑所副教授。
《日本近代建筑》是研究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史的经典之作,代表了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学者关于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并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诠释这一阶段的建筑历史,是对建筑有兴趣的人必备的一本书。
在欧洲文化思想中,视建筑为人类文化与历史的代表观念根深蒂固,其他人文学科都希望在建筑尤其是古代建筑遗存中寻找自身学科的答案。而在东方文化中,建筑则没有承载除居住和象征意外过多的意义,这也造成了东西方在建筑史层面极不对等的情况,东方建筑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严重忽...
评分亚洲的近代建筑,一度被建筑史学领域严重忽视,不少学者们粗率地认为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亚洲的建筑没有实质性发展,不过是照搬西方过时的样式,更缺少足可称道的理论。洋房?基本是殖民者们请有限的几个外国建筑师从本国抄来的。改良式的东西合璧?这种杂烩式的拼合一...
评分原书1993年10月出版,分上下两册,是藤森作为建筑史学者的力作。不止一次发现国内出版社有意隐藏原书的出版时间,就像有些女人怕透露了真实年龄就卖不出去一样。恩,也是所谓大众审美在推波助澜。 藤森作为建筑师,如他在后记中所期望的一样,90年代之后有了越来越多有趣的小...
评分一周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藤森先生的这本书,所得感受:明快的文风、细致的史实、逻辑明确而又不失风趣。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对于藤森先生的了解仅仅只有他的韭菜之家,也曾在自己的研究中随意的将其归类为地域性建筑设计的代表。殊不知这位先生原来是在这么潜心的建筑史研究后,才...
评分鄙视这种直接把台湾翻译的东西拿过来直接出版的行为,非常鄙视
评分在地铁上断断续续看了16天。资料很翔实,译文也还通顺,看的时候画了不少杠杠。这本书可能是城市笔记人老师推荐的。以后重看《安藤忠雄论建筑》可以和此书互文,因为《安》书中也提到过多位日本近代建筑师。而《日》书中惟一提到的一名当代建筑家,也是安藤(p351)。
评分鬼子学英、法、德比我们到位、、舶来品如果做得很到位,我也很喜欢啊、、、总得来说大家的心路历程差不多,为什么鬼子就学得踏踏实实了,我们没有几栋好的了、、、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那时候政治上在外面太弱、在里面太强、、
评分1900年后 特别是1920年分离派后的日本建筑 真是蜕变啊
评分日本近代建筑经过“无知”的拟洋风到英法德御聘建筑家的教导,再到日本籍建筑家的学习和觉悟,最终在新艺术运动后走向世界一流。现代艺术是对古典(希腊和罗马)样式和哥特样式以及由这两种基本样式衍生出来的长达六个世纪的各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的颠覆,由植物-矿物-几何-数学方程式的路径最终回归最本质的心灵和感觉。建筑行业里,土木工程的历史最悠久,亚洲建筑史是土木匠人而不是建筑家书写的;“建筑家”这个称号由欧洲传来,在19世纪中期开始正式影响亚洲,我们看日本的近代建筑史,可以推断与上海、广州等最先开放的城市差不多;19世纪末期人们统一考虑起城市规划的问题,这是顺其自然的事,但规划是社会学领域,建筑是艺术领域,强行将后者塞进前者肯定会产生冲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